
王海蛟同志于1984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默默坚守,孜孜不倦,在骨科领域不懈探索、不断创新,全身心地投入到关节脊柱外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中,近年来先后开展20多项骨科高难度高风险新技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漯河市民提起王海蛟可谓是众人皆知。作为地市级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好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他用精湛的技术演绎着一名好医生的爱心,为病人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医生这一职业与众不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王海蛟院长常常告诫身边的医生:“医者神圣,爱人如己。医生走进病房,就像牧师走进教堂一样,要始终牢记这种理性的谦卑。如果不能做一个最好的医生,那么,在病人眼里就可能是一个不称职的医生。”他率先垂范,说到做到,多年来,为了使住院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从未休过节假日和星期天,一天内常常安排5、6台手术,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但他从无怨言,很晚才回到家。他每天坚持阅读国内外医学文献,研究新的医疗技术,以期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最佳的手术方案。他经常讲,一个出色的外科医生,不仅在于开刀技术要好,还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即能明了什么刀要开,什么刀不需要开;什么时候该开,什么时候不该开。每次手术之前,都要认真诊断、分析、研究疾病的特点,力争选择最佳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漯河市经济欠发达,虽然有党的好政策,绝大部分城镇职工、市民、农民参加了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但看起病来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他作为一名医生,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让病人得到尽量好的治疗,又给某些贫困病人尽量便宜的治疗,努力平衡政府、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广大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尽自己微薄之力。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2008年8月的一天下午三点多,王海蛟院长做了5个小时的手术,疲惫不堪的走下手术台,突然接到从临颍县打来的求救电话,一位高位截瘫患者高烧40度,精神恍惚,10天没解大便,病情危急,请求帮助。他忘记了饥饿和疲劳,立即驾车赶到患者家中,刚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恶臭味,经检查发现患者臂部褥疮严重感染,大量的脓液外溢,大便干结堵塞肛门,造成大便不通,腹涨如鼓,病人异常痛苦。他毫不犹豫地伸手为病人掏出堵塞肛门的粪结,实施酒精降温,忙了1个多小时后,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而他全身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像洗了个“桑拿”一样。转危为安的病人和家属紧紧地拉住他的手,眼含热泪,激动地连连称他为“救命恩人”。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演绎出了一段段人间真情,抒写着一个医者的平凡而又不平凡人生。
现在的医疗环境差、强人意,医患关系紧张,有的医生害怕医疗纠纷,不敢大胆的对病人负起责任,对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手术采取回避的态度,患得患失,生怕惹出麻烦。王海蛟院长不这样想,他认为,只要把病人当亲人看,处处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诚信、尊重,有同情心,有耐心,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患者是会理解医生的所作所为的。多年来,他带领大家开展的颈椎“Z”字成型术、寰椎脱位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脊柱畸形矫正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等高难高新技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得患者的好评和赞扬。
为了打造一支优秀地骨科团队,作为学科带头人,王海蛟院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关心年轻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要求大家爱岗、敬业、专心、刻苦,心无旁骛,学有所攻,学有所长,人尽其才,各显其能。同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团结竞争,共同提高。他不仅善于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洞悉科室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更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提高可是学术水平。经过十五、六年的打拼,漯河市中心医院骨科一跃成为河南省重点特色专科,奠定了骨科在豫中南的优势地位。在王海蛟院长带领和主持下,承担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9项;在国外和国内重要医学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还经常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演讲。
作为地市级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在学术上的艰辛付出和非凡成就得到了国内专家普遍的认可。他担任着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脊柱关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脊髓损伤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骨伤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漯河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他还担任着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慢性病杂志、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美国中华骨科杂志等多家核心刊物编委、常务编委等重要学术职务,基层医院一名大夫能够兼任这么多省级、国家级的学术职务在全国骨科届实属罕见。
多年来,在王海蛟心中最难以释怀的是愧对母亲,母亲身患重病,先后作了几次手术,因为工作繁忙,很多病人需要他会诊、手术,他很难抽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来陪伴母亲,在母亲弥留之际,他紧紧拉着母亲的手失声痛哭,感到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至今想起来,眼里都会噙满泪水,可他把这片爱心、孝心,给了广大的患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爱!
王海蛟院长的无私奉献,得到了组织和广大患者的认可,先后被评为漯河市科技拔尖人才、漯河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漯河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津贴、河南省劳动模范、漯河市六十年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