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消毒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依法严肃查处消毒产品添加禁用物质、暗示疗效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按照《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卫生用品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河南省疾控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执法行动。
工作开展情况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河南省疾控局高度重视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印发《关于开展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执法行动的通知》,对检查范围、检查重点、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成立河南省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执法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执法行动,加强工作督导和结果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疾控局公卫监督处,负责统筹协调、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组织开展调研指导,通报监督执法行动进展和典型案例。 三是全面梳理辖区内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情况,精准确定重点检查对象和检查内容,确保执法工作有章可循。 四是建立工作进展报送制度,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落实责任,扎实推进 一是各地市按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监督检查。2025年4月~8月,全省各地疾控(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动员部署、集中抽查、总结梳理,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对辖区内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检查,重点围绕生产企业资质、产品卫生质量、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标签说明书等核心问题开展全面检查。 二是省疾控局抽调专家,实地调研指导。2025年7月,省疾控局公卫监督处抽调专家,组织3个工作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分赴郑州、南阳、开封、信阳、商丘、周口、濮阳、安阳、洛阳等9个省辖市进行实地调研,对消毒产品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监督检查情况
监督检查情况 截至2025年8月31日,河南省在“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建档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840家,共抽查消毒产品生产企业442家,抽查率为52.62%。此次行动,抽查线下经营单位2567家,抽查线上经营单位98家;监督检查消毒产品生产企业521户次,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5557人次。对存在问题的生产、经营单位出具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147家,警告60家,罚款16.23万元,取缔1家,移交公安部门进一步处理1家。执法人员已及时要求经营单位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的产品,并按规定的期限整改到位。 产品抽检情况 依据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市对部分产品进行了抽检。消毒剂抽检342种,合格率97.37%。其中,生产企业抽检81种,合格率96.30%;经营单位实体店抽检259种,合格率97.68%;经营网络平台抽检2种,合格率100%。 抗(抑)菌制剂抽检249种,合格率97.99%。其中,生产企业抽检105种,合格率99.05%;经营单位实体店抽检142种,合格率97.89%;经营网络平台抽检2种,1种不合格,合格率50%。 妇女经期卫生用品抽检988种,合格率99.60%。其中,生产企业抽检39种,合格率97.44%;经营单位实体店抽检941种,合格率99.68%;经营网络平台抽检8种,合格率100%。 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抽检541种,合格率99.63%。其中,生产企业抽检43种,合格率100%;经营实体店抽检495种,合格率99.60%;经营网络平台抽检3种,合格率100%。
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生产企业法治观念淡薄 部分小型生产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未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条件不达标,原料管理不规范,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缺失,生产、销售记录不全,原料索证不严。个别企业的产品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宣传,存在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部分经营单位管理不规范 部分经营单位未建立消毒产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不能现场提供相关生产企业资质及检测报告等,无法保证所经营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个别经营单位无法当场提供有效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抽检工作难度大 部分被抽查企业因处于停产状态,无法通过抽检来进一步验证其产品质量。部分疾控中心不具备完成抽检产品检测的能力,需要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步开展。由于此次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执法行动无专项经费支持,部分县(市、区)工作开展困难,进展缓慢。 网络监管力度不足 监督力量不足,工作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日常监管需求,面对众多消毒产品经营单位,无法实现执法全覆盖。消毒产品网络监管存在跨区域监管难、虚假宣传隐蔽性强、取证困难、追溯难度大等问题。
下一步工作计划
强化常态化监管 将消毒产品监管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对屡教不改、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形成震慑。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防止违法行为反弹。 提升监管效能 加强部门协作,共享信息,形成监管合力;加强队伍建设,增加执法力量配备,提高执法效能;建议国家为专项监督抽检提供专项经费,保障消毒产品抽检、检验工作的开展。 推进信息化监管手段 深入推进“智慧卫监”建设,进一步加强“数智赋能”;推进“河南省卫生健康监督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开发消毒产品“扫码溯源”系统,建立消毒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全链条追溯;强化电商平台责任约束,推行“线上备案制”。 加强宣传引导 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普及消毒产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消费者的科学选择能力,引导公众正确选购和使用消毒产品。

统筹规划

调研指导

技能培训

审核资料

抽样检查

督导检查

认真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