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应对小儿哮喘发作
经期护理好 烦恼自然少
羊水栓塞的预防和应对
接种疫苗前后的科学护理
中医护理在小儿积食防治中的应用
“糖耐检查”的详细流程与注意事项
怀孕期间皮肤过敏的用药攻略
1
11 1 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羊水栓塞的预防和应对
 

□孙红

    在妇产科的急症中,有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病症——羊水栓塞。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约两万分之一,但其死亡率却高达60%80%,堪称产妇死亡的“致命杀手”。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羊水栓塞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含的胎儿毳毛、胎脂、角化上皮细胞等物质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综合征。

    羊水栓塞为何如此凶险

    发病急骤:羊水栓塞往往没有预兆,多数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胎儿娩出前后的短时间内;少数也可发生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从出现症状到危及生命,可能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症状复杂且严重:典型的羊水栓塞会经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产妇会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抽搐、昏迷等症状;第二个阶段是DIC,表现为大量出血,产妇的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手术切口、针眼处渗血不止,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第三个阶段是急性肾衰竭,由于休克和DIC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产妇会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

    治疗难度大:羊水栓塞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产科、麻醉科、ICU(重症监护室)、血液科等多个科室。治疗措施包括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纠正DIC、预防肾衰竭等。即使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羊水栓塞仍有很高的死亡率。

    哪些人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虽然羊水栓塞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临床观察发现,以下情况可能会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

    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收缩:若催产素使用不当,引发子宫收缩过强、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可能导致羊水被挤入母体血液循环。

    子宫存在开放的血管:在分娩过程中,若出现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羊水进入母体。

    其他因素:高龄产妇、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可能与羊水栓塞的发生有关。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只是风险因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羊水栓塞。很多羊水栓塞的发生没有明显的诱因,这也增加了羊水栓塞的预防难度。

    如何预防和应对羊水栓塞

    由于羊水栓塞发病急骤且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办法,但可通过一些措施降低其发生风险。

    规范使用催产素: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严格掌握催产素的使用指征和剂量,避免子宫收缩过强。

    正确处理胎膜破裂:人工破膜时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避免在宫缩强烈时破膜,以减少羊水进入母体的机会。

    密切观察产程: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发生羊水栓塞,及时有效的救治是关键。这需要医院具备完善的急救体系,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多学科协作进行抢救。同时,产妇及其家属也应了解羊水栓塞的相关知识,在分娩的过程中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