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妇幼健康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2025年优生优育政策宣传活动走进漯河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
信阳市人民医院微血管减压术为患者解除三叉神经痛
重症监护室里,他们为退伍军人筑起生命防线
焦作市举办职业健康技能竞赛
来院人员正在扫描“院长微信”二维码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2023年版)(节选)
遗失声明
1
11 1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重症监护室里,他们为退伍军人筑起生命防线
 

通讯员 王瑞霞 张利平

   4月27日,69岁的退伍军人李老先生被紧急转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外科组时,生命垂危。
    李老先生因外伤陷入意识障碍已达3天,因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在外院治疗无果,转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了这位军人,我们必须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该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岳双柱说。护士长张林霞当即组建了由资深护理骨干组成的特护小组。
    昏迷、呼吸机依赖、严重肺部感染、糖尿病酮症、全身水肿伴浸渍性皮炎……李老先生的病情堪称“护理难题”的集合。从每小时一次的翻身叩背,到呼吸机参数的精准调控,再到皮肤的护理,护士们每天要完成数十项精细操作。
    在一次晨间护理时,护士发现李老先生骶尾部有隐约压红。特护小组立即为李老先生启动压力再分布评估,基于Braden评分(判断压疮发生危险性的一种重要评估方法)与实时耐受性,科学调整其侧卧角度,在其骨突处敷贴硅胶泡沫敷料缓冲剪切力。张林霞每天都会到李老先生床边检查其皮肤状态,适时调整护理方案。同时,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为李老先生及时换药、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镇静镇痛、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在医务人员一丝不苟的护理和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李老先生的压疮逐渐愈合。
    由于李老先生肺部感染严重,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护理团队24小时不间断值守,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及时为他进行翻身、叩背、吸痰,确保气道通畅。“老爷子,咱们试着自己呼吸好不好?”护士一边调整参数,一边轻声鼓励。经过特护小组近一个月的精心守护与不懈努力,李老先生呼吸功能显著改善,最终成功脱机。
    5月26日,在李老先生病情稳定,顺利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时,他的家属送来了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锦旗上,“亲人般的呵护 家一样的温暖”12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患者及其家属对神经重症医学科外科组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更是对他们的专业和默默坚守的肯定与赞扬。
    这面锦旗如今成了神经重症医学科外科组的精神坐标。正如张林霞在晨会上说的:“护理重症患者,技术是基础,敬畏是前提,爱心是底色。”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面锦旗见证的不仅是一场生命的奇迹,更是医者仁心生动的注脚。

科室简介

    神经重症医学科隶属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依托河南省重症医学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神经内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与重症分会副主委单位、新乡市神经重症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医务人员6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积极开展神经重症专业医疗和护理工作,擅长救治重症颅脑损伤、重症脊柱脊髓损伤、重症脑血管病、癫痫持续状态、重症神经免疫性疾病、重症颅内感染、重症肌无力、重症中毒代谢性疾病等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患者。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