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漫谈柴胡
小小酸枣仁 养神有良效
餐桌上的中药之二十五 蒲公英
鸡矢藤的由来
1
11 1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鸡矢藤的由来
 

□尚学瑞

 

   传说很久以前,在广西一个偏远的村庄里,村民们不仅生活困苦,还常被病痛折磨,其中患腰痛、腿痛、腹胀、浮肿等疾病的人很多。由于村里缺医少药,不少人因病重或失治而丢了性命。
    村里有一个孤儿叫陈五,他不忍心看乡亲们遭受痛苦,便跋山涉水去森林里采药。虽然他采来的野草都没什么效果,但是他不灰心。
    有一次,陈五采药时不慎跌落在一个山坡下,顿时昏了过去。醒来后,陈五感到浑身疼痛,动弹不得,并且闻到了一股鸡屎样的臭味。
    陈五仔细一看,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藤草中。这些藤草有扁圆而长长的茎和薄皮样的叶,开着筒状的白花和紫花,结着圆球样的果,就是气味奇臭。陈五抓一把藤草搓着、闻着,又随手敷在身上痛的地方。
    说来奇怪,不到半天时间,陈五的伤痛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许多,胳膊和腿也能动了。陈五站起来,心想这种藤草说不定能治乡亲们的病,于是就采了很多藤草拿回村里。
    结果,乡亲们用了这种藤草的效果很好。乡亲们都说这种藤草救了全村人的命,但不知道这种藤草叫什么名字。于是,乡亲们问陈五。陈五随口答:“鸡屎藤。”于是,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后来,为避“屎”字之粗俗,渐渐写成了“鸡矢藤”,更显文雅和规范。
    鸡矢藤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或毛鸡矢藤的地上部分及根,别名臭藤、牛皮冻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地,入药载于清代《生草药性备要》。
    鸡矢藤味甘、苦,性微寒,归脾经、胃经、肝经、肺经,具有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常用来治疗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热痰咳嗽、热毒泻痢、咽喉肿痛、痈疮疖肿、水火烫伤、瘰疬、肠痈、无名肿毒、中暑、失眠及胃痛、胆绞痛、痛经、风湿疼痛等证,水煎内服。
    鸡矢藤外用(煎水外洗或鲜品捣敷),可以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是一味用途广泛的中药。
    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鸡矢藤有镇痛、抗惊厥、镇静、降压、解毒、抗菌、抗病毒、增强子宫收缩力等作用;特别是用其成分制成的注射剂,镇痛作用明显而持久,并可用于局部麻醉。
    鸡矢藤的食疗功效也很了得。《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本草纲目拾遗》云:“中暑者以(鸡矢藤)根、叶作粉食之。”由此可见,很早就有鸡矢藤制成的药膳。
    现代,鸡矢藤还有炒、蒸、煮等吃法,鲜品食之疗效更佳。在广西北海、合浦,以及广东吴川等地,至今还有“三月三吃鸡矢藤”的习俗。他们做成鸡矢藤面、鸡矢藤糍粑等,认为吃了鸡矢藤能消灾迎福,带来平安和吉祥。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