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传承医院文化 凝心共筑梦想
志愿服务深入基层 健康科普全面开花
1
11 1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传承医院文化 凝心共筑梦想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文化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牛 然

一脉相承的“红医”文化
    始建于1949年1月8日的河科大二附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洛阳市第一所公立医院。建院76年来,河科大二附院虽然经历2次易址、8次更名,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院训和为民情怀,始终不变的是在为豫西地区百姓健康服务中凝结成的勤俭、朴素、亲民的“老洛专”精神历久弥新。“红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成为医院最亮的底色。
    “红医”文化,筑牢信仰之基;“红医”文化,引领医院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科大二附院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与群众需求“同向”、与决策部署“合拍”,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同时,河科大二附院把“课堂”搬到“一线”,以“党内教育”带动“岗位教育”,使全院职工真正在思想上认同组织、在政治上依靠组织、在工作上服从组织、在感情上信赖组织,矢志不移铸牢“绝对忠诚”;“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争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党员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路奋进的“强医”文化
    “强医”之“强”,“强”在众志成城。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和2020年末,全院职工抢抓机遇积极创建“二甲”“三甲”中凝结形成的拼搏、奋斗、进取的“创二甲”“创三甲”精神,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医院文化符号,成为医院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慢慢凝聚的深厚文化积淀,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强医”之“强”,“强”在专业专注。2018年,洛阳市五大诊疗中心之一的洛阳市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研究中心落户河科大二附院;皮肤性病科为河南省临床特色专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培育基地;眩晕科为全国第一批眩晕联盟单位,中国研究型医院眩晕专业委员会医教研基地,洛阳市眩晕诊疗中心;骨科为河南省重点培育专科、洛阳市骨外科研究所。2020年,河科大二附院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和国家级综合卒中中心;微创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多项腔镜微创手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放射介入、内镜介入、超声介入等治疗初具规模,多学科的综合发展,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一丝不苟的“精医”文化
    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河科大二附院成功完成一例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手术,轰动洛阳;20世纪60年代,在洛阳地区开展脑血管造影和食管癌、肺叶切除等手术,开创了洛阳开展此类手术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率先开展显微外科手术,此技术目前仍处于洛阳领先水平。进入21世纪,河科大二附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瞄准前沿,精益求精,血液内科开展的“自体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泌尿外科开展的“舌黏膜替代尿道黏膜成形术在尿道狭窄中的应用”,神经外科开展的“立体定向下颅内肿瘤穿刺活检术”,皮肤科与放疗科联合开展的“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等30余项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24年,河科大二附院充分发挥“河南省免疫学精准医疗与人工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细胞免疫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作用,筹建细胞治疗与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为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攻关提供支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2项;申报国家专利6项,获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副院长王慧睿教授及其团队依据成功治疗的一则病例,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报道了应用CD19(一种簇分化抗原)CAR-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意外性治愈银屑病的研究,对未来基于免疫学研究探索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在更多适应证上的扩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心为民的“暖医”文化
    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多年来,河科大二附院以“暖医”文化引领发展、以“暖医”文化传承内涵、以“暖医”文化塑造品牌,以患者获得感、职工幸福感“双提升”和患者满意、职工满意“双满意”为目标,广泛开展人文医院建设活动,不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每年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讲活动、“七一”党建活动、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院庆日系列活动、“5·12”护士节、“8·19”医师节以及迎新春文艺演出等活动,已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深受职工的欢迎。河科大二附院每月评选门诊优秀服务窗口、服务明星、岗位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对获得名医名护、医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的职工,通过院内院外媒介宣传,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文化氛围;把职工的学习机会、职务晋升等激励因素纳入人文管理范围,为职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为职工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多渠道倾听一线职工意见建议,鼓励职工对医院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不定期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切实维护职工各方面的权益。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河科大二附院以河南省便民服务“十项举措”为抓手,持续优化诊疗环境,做到预约服务精准化、支付方式多样化、门诊取药便捷化、多学科诊疗(MDT)高效化、病案复印便民化、膳食服务科学化、洁净如厕智能化、便民服务集约化。作为河南省“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试点单位,该院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升级信息系统,实现了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扫码、App(手机软件)结算、诊间结算、自助结算、刷脸支付等多种便捷支付方式。目前,患者在医院24小时内就能够完成B超、CT(计算机层析成像)、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针对来院患者,开展“码上提建议,服务零距离”“随手拍、马上办”等活动,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立体化、全方位的各级标识和院内智能导航服务,从细节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一尘不染的“廉医”文化
    “廉医”文化建设,目标是风清气正、一尘不染,方法是从严从实、正向激励。
    河科大二附院持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以案促改,将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建立健全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如:党外人士联系制度、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社会监督员,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严格进行考核检查;完善院长接待日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等,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打造全院职工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形态。同时,将清廉医院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载体,高质量推动,重点谋划,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工作、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制度建设基本完善,严实氛围基本形成。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效,文化是力量的源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河科大二附院将进一步巩固医院文化建设成果,以先进文化奏响新时代医院发展主旋律,为进一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本文图片由河科大二附院宣教办提供)

李畔一行在河科大二附院现场调研

 

河科大二附院夜景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