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康复一人 幸福一家 |
|
康复一人 幸福一家 ——鲁山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一人一方” 助力儿童康复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王召峰 文/图 “如果我女儿的腿落下后遗症,就是影响一辈子的事呀!现在,我每天都要陪着女儿做康复治疗。医务人员对我女儿实施以中医药为主的康复治疗,我女儿现在不用坐轮椅了,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我真的没有想到康复效果这么好,尹主任给我女儿开的中药真神奇……”近日,刚在鲁山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做完康复训练的患儿家长杨某说。 患儿名叫杨寒(化名),今年8岁,家住鲁山县磙子营乡。今年3月,杨寒在家突然出现后枕部疼痛、头痛、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呕吐等症状,家长见状立即将杨寒送到鲁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杨寒被诊断为左侧额顶叶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由于患儿的病情较为严重,家长同意将患儿转诊至郑州市一家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手术后,患儿保住了生命,但是右侧肢体不会活动,专家说患儿将需要接受长期专业的康复训练,整个家庭又陷入悲痛之中。后来,患儿家长经过多方打听,得知鲁山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主要采用中医药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效果很好。于是,患儿家长决定把患儿转诊到鲁山县中医院,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 “经过4个多月的综合康复治疗。目前,杨寒不仅告别了轮椅,还可以独立行走,说话清晰,智力正常。”鲁山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尹红毓说。儿童康复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并在儿童康复中广泛应用。儿童康复科根据患儿的病情,经过辨证制订“一人一方”,同时采用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放血疗法、中药溻渍等中医药特色疗法,对患儿康复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杨寒已经可以正常上学,孩子的父亲也可以干活了,生活重回正轨。 15岁的张琪(化名),由于罹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留下了肢体偏瘫、活动受限等严重的后遗症。张琪的家里经济拮据。在热心人的规劝和帮助下,张琪的父亲带她来到鲁山县中医院就诊。尹红毓了解到张琪的病情后,对家长说:“孩子的病不仅能治,而且还能治好,同时医保报销之后,还能享受到市、县两级残联儿童康复定点救治机构的救助。”尹红毓的一番话使张琪和家人一下子信心倍增。在张琪住院期间,尹红毓为她规划了科学的康复方案,安排康复训练师为张琪进行“一对一”的肢体康复训练,通过中医辨证,为张琪开具了膏方,同时采用针刺、艾灸、推拿、中药溻渍等中医药特色疗法,经过2个多月的综合性康复训练,张琪的肢体恢复得与正常人一样。现在,张琪能够正常生活,张琪的父亲也能出去打工挣钱了,一家人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幸福。 提起患儿的康复效果,尹红毓侃侃而谈,因为来这里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有很多,康复治疗效果也颇受患儿家长好评。3岁的患儿邢娜(化名),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有刻板动作。在鲁山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目前,邢娜能够说出简单的诗词,并且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和交流了。 据鲁山县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严传亮介绍,近年来,鲁山县中医院高度重视儿童康复科的发展。儿童康复科坚持“患儿就是我的孩子”的工作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儿童康复科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儿童康复科就是一个“康复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友好相处、其乐融融;在治疗理念方面,非常重视中医药特色疗法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运用,基本不用西药、不输液;在康复训练的同时,通过中医辨证为每个患儿安排科学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在中药剂型的选择上,使用中药膏方,患儿更容易接受,同时发挥中医药特色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优势作用。同时,鲁山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还是市、县两级残联儿童康复定点救治机构,其中“肢体、智力、孤独症”3个病种住院医保报销后,还能享受残联的救助。 严传亮说,下一步,鲁山县中医院康复楼将投入使用。届时,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儿童康复中心将会为患儿提供更加舒适、安全、高效的康复体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