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是在基层做全科医生 |
|
□毕高锋 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我从一个懵懵的医学生成长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名业务骨干。2005年,我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在汝州市风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工作,2015年到杨楼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至今。在此期间,我跟随河南省中医院整脊骨病科副主任医师王勤俭学习。2019年,我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学习及考核后取得了全科医师资格。2020年,我跟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周淑娟学习。在此期间,我对慢性疼痛及风湿免疫性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慢性疼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疼痛原因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及风湿免疫性疾病逐渐增加。我在基层充分发挥“简、便、廉、验”的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小针刀、三联序贯疗法等疗法,努力解决广大基层群众所需。 在十几年的基层临床工作中,我的年诊疗人次由最初的1000多人,增加到2023年底的7627人次,逐年增加。这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大家对中医药特色疗法认可的一个过程。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经历。患者入院时双膝关节肿痛、发热、不能行走,病情严重。我利用青藤碱注射液及三联序贯疗法,通过中药熏药、艾灸等治疗形式,帮助患者在急性期迅速控制症状。随后,我逐渐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几乎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有一位患者病情复杂,经过治疗后,也获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这位患者带状疱疹侵犯坐骨神经1个多月,引起右小腿、右足的疼痛麻木,还出现了右下肢萎软无力。同时,他还是一位有着十余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由于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停用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导致患者第一次就诊时使用了轮椅,在西医医院应用高级别的止痛药也没能控制症状,还由于止痛药的刺激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精神抑郁,并瘦了10公斤。我为他做了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坐骨神经损伤,而后采取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定点介入,配合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经皮透药、针灸等治疗。患者出院时已经可以拄拐下地行走,几乎不需要使用止痛药物。没有止痛药的刺激,患者食欲恢复,疼痛减轻,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由于患者停了近两个月的抗风湿药物,类风湿关节炎发作导致全身疼痛,半个月后患者又找到我说想继续治疗。经检查显示风湿检测指标非常高,我没有让患者继续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等激素类或强力抗风湿副作用相对较大的药物,只恢复硫酸羟氯喹片的使用,并用三联序贯疗法治疗,配合营养神经、针灸治疗,一个疗程后几乎所有痛症都消失了。” 上述病例说明,中医在基层有用武之地。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患者的赞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汝州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杨楼镇卫生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