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用心救“心”
摄影作品
成为一道光
从畏惧到敬佩
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
1
11 1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
 

□任怀江

 

   读书不仅是一件“苦事”,还是一件重要的事。读书是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品质的标尺,只有下苦功、勤于钻研,才能读好书,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
    然而,现在走进地铁等公共场所,司空见惯的情景是人们对高科技数码产品爱不释手:或在超大屏幕的手机上“运指如飞”,或在平板电脑和影音播放器上听音乐、看电视剧,或通过掌上游戏机同他人“对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读书的人寥寥无几。
    单位每天都送很多报刊到科室,经常次日又原封不动地搁置到废纸架上。现在,不少人变得越来越不爱读书。
    清代学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使人明事理、辨是非。唐朝名臣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对此非常看重,许多贫寒家庭,也尽力让自己的后代坚持读书。也有许多家庭,为了延续家族书香之气而鞭策后代读书。自古至今,许多身处贫寒之境者,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著作及佳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刻苦读书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后人。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圣贤之礼、君子之义,给人以指引,启发人的心智。读书,还能给家庭带来重视知识、重视文化的风气。书籍中承载着朝代兴衰、人际浮沉的经验和教训,给人以借鉴,使人少走弯路。
    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被狂轰滥炸后的一座图书馆,主要人物是3名戴礼帽的男子。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被德军空袭,几乎被炸成废墟,然而3名男子却头戴礼帽、脚踩断梁,流连其中,静静地翻阅书籍。这3名读书人,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安之若素的背后,是文明倔强的灵魂和骄傲的背影。那种从容,彰显了必胜的信念。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是精神不会被打败。
    1938年,中国北部沦陷,“西南联大”建立在昆明城外西北角荒地上。战争毁灭了多少生命和梦想,无数中国人却没有泯灭梦想。炮火里的“西南联大”,有世界知名的学者,并培养了许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学者。他们培植希望的种子,战后移植到废墟上。这是读书的力量。
    在黑夜里,文明的光芒和读书人的操守散发出恒久不息的光芒,他们是指向未来的灯塔。
    因为读书如此重要,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以立法形式推进全民读书,保障人民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积累,如美国有《卓越阅读法案》和《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日本有《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韩国有《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俄罗斯有《民族阅读大纲》等。
    在我国,全民阅读相关立法工作也在扎实推进。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在推广全民阅读、开展阅读指导等方面的职责。这两部法律确立了全民阅读的法律地位,体现了我国对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