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用心救“心”
摄影作品
成为一道光
从畏惧到敬佩
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
1
11 1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成为一道光
 

□邹启蒙

 

点亮光 照亮光明的路
    王瑞峰是我国最早提出使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注入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眼科专家。早些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方案复杂,术后一个月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的身心创伤非常大,并且高额的医疗费用使无数患者望而却步。王瑞峰非常着急,每个深夜,他办公室的灯都亮着,夜以继日攻克难题。
    终于,在2019年6月,王瑞峰迎来了新的突破,实施河南省首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一周后恢复正常生活,免于受二次手术的伤害,降低耗材及住院费用,原来需要坚持俯卧位一个月,现在仅仅需要坚持俯卧位一周。
    手术形式的改变,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光明。3万台成功手术的背后,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命运的改变。王瑞峰点亮的光,从此照亮着需要光明的人。
成为光 点亮心里的灯
    每治好一位患者,就是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每帮助一个困难家庭,就是给社会带来一束温暖、善意的光。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西藏的史女士,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近乎失明。她到多家知名医院就诊,都被婉拒了。终于,在家属的陪同下,史女士找到王瑞峰,就像握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前几次的看病经历,使史女士用光全部积蓄,王瑞峰为史女士垫付住院费,还把自己的饭卡给史女士。考虑到史女士没钱回家,王瑞峰还将当月工资悄悄地塞到了史女士的兜里。
    时隔半年,史女士一家再次从西藏来到郑州。她拉住王瑞峰的手说:“如果没有您,我这辈子都要在黑暗中度过了。”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最近的时候,是眼中有你;最远的时候,是心中有你。心中装着彼此的人,就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追随光 点燃闪耀的火
    王瑞峰先后获得“中原健康好卫士”“郑州市人民健康好卫士”等荣誉。他还带动周围的医务人员,成了新的“发光体”。
    每一种青春,让飞驰边疆的人生有光。在王瑞峰的影响下,眼科医疗队一批批赴新疆哈密、西藏山南进行援助。赵宏、张五岳、王骞、袁军、丁相奇、潘俊辉、申战省等医生披挂出征,为上万名患者带去希望。
    每一次奉献,让走出国门的脚下有光。冀鹏飞作为中国援赞比亚第24批医疗队员,为当地一名艾滋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
    每一分成绩,让大国担当的风采有光。王瑞峰团队现已发展为320人、10个病区、16个亚专业,每年使全国各地近50万患者重获光明。以袁军为首席专家的援厄立特里亚“光明行”医疗队,在24天内,完成复明手术508例,手术患者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才3岁。我们用实际行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彰显大国担当。
    路在脚下,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生逢其时,我们深感自豪,汲取榜样的奋进力量,努力成为一道光,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