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蕾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60%发生糖尿病肾病。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科学的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同时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管理血压 高血压病是使糖尿病肾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因此,患者应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尽量选择对心肾具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并定期监测血压。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避免熬夜。 限制钠盐的摄入 建议患者限制氯化钠的摄入,每天少于5克,可起到降压、降尿蛋白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水肿明显的患者建议氯化钠的摄入量少于3克/天,并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 蛋白质摄入 限制蛋白质摄入,可以帮助机体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减少过多废物在体内积聚,延缓疾病进展。摄入的蛋白质应以家禽、鱼、鸡蛋清、牛奶、瘦肉、黄豆类及其制品等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为主,限制其他植物蛋白的摄入,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8克/天/公斤,50%以上为优质蛋白,出现肾功能受损时,可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但应注意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适度运动 长期、规律、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减轻体重,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每次运动目标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3次,可根据个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疲乏、劳累。 减重与戒烟 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等可作为患者减轻肥胖或超重的辅助手段,减少吸烟或戒烟是患者预防或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 避免感染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长期低蛋白血症及免疫球蛋白降低,致使抵抗力降低,极易继发感染,且感染易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应做到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预防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如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 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使用任何药物前,患者应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肾脏情况,并遵医嘱使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 警惕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上两者往往是并存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去眼科诊治。 足部护理 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可出现下肢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的并发症,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足部护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注意观察血糖、血压、尿量、水肿变化、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如出现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水肿加重,尿量减少,24小时内尿蛋白量增多、感染症状等,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