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尿路结石知多少 |
|
尿路结石知多少 □王贺琪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痛起来让人满地打滚的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什么 “长”在泌尿系统的结石,我们称为泌尿系结石。其主要发生于膀胱、输尿管、肾盂和尿道,患病率为2%~3%,20岁~40岁者高发,男女发病比例为3∶1。 尿路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尿路结石由尿路梗阻、感染及机体代谢异常、某些药物因素导致,而且与多基因缺陷等有关。此外,研究人员证实,尿路结石的形成与家庭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尿路结石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这是尿路结石最典型的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或腰部突然剧烈疼痛,并可向不同部位放射,具有阵发性发作的特点。 2.恶心呕吐:在尿路发生梗阻的情况下,输尿管管腔、管壁局部扩张,出现缺血、痉挛;输尿管、胃肠道由相同的神经进行调节,从而导致恶心呕吐。 3.血尿:通常为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此外,血尿的多少,与结石对尿路黏膜的损伤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4.膀胱刺激征:为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或发生结石感染时,可伴有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痛、尿急、尿频。 需要注意的是,结石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尿路结石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排尿困难,排尿时呈点滴状,并伴有尿痛;膀胱结石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排尿时会突然中断。 如何避免发生尿路结石 1.饮食:避免单一营养成分的过量摄入,尤其是脂肪、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应均衡摄入营养物质,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增加富含枸橼酸水果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粗粮的摄入;限制富含草酸食物的摄入。 2.饮水:多饮水,增加尿量,预防尿路结石形成,降低结石复发风险。专家推荐,每日需要饮水2.5升~3.0升,尿量保持2.0升~2.5升,以草酸含量少的非奶制品为宜。 3.运动:每日适当运动,减少坐卧时间,防止结石沉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不能憋尿,适当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生活中哪类人容易患尿路结石 高动物蛋白摄入是促进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蔗糖可导致尿液中钙含量增加,以及过量摄入钠、钙,会增加尿路结石形成风险;久坐、久卧人群,易患尿路结石;制动综合征、痛风、恶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以及过量使用皮质类胆固醇药物、阿司匹林、维生素D、磺胺类药物的患者,发生尿路结石的风险较高。 如何有效治疗尿路结石 在临床上,根据结石的大小制定治疗方案:大于2厘米,患者可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小于2厘米,可进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小于5毫米,可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许多人认为不痛了,就可以停药了,就是治好了,这是不对的。患者不痛了,不等于结石不存在了。小结石可能卡在输尿管里,患者感觉不到疼痛。结石堵塞输尿管,很容易造成肾积水,导致肾功能下降。因此,采用药物治疗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维持两周,并定期进行复查。 很多人认为,体外冲击波碎石会导致肾损伤。其实,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不会造成肾萎缩,并且患者不会有痛苦。在结石复发率上,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微创取石及手术取石相差不大。 最后强调一下,结石易复发,从根本上还是应该强化宣教,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