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张敏:努力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
|
张敏:努力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本报记者 张 驰 通讯员 王曦蕊 “张医生,谢谢您!要不是您,我的病情就被耽误了,太感激您了!”一位患者握着河南援疆专家张敏的手激动地说。张敏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这一幕发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黄田农场医院,患者之前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甲状腺肿瘤。她听说黄田农场医院来了援疆医生后,就来到该院重新进行了检查。但这次检查的结果不容乐观,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已经开始恶化,需要立刻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随后,患者在乌鲁木齐医院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并及时做了手术,恢复了健康。 “我是我们科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敏是商城县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首个参加援疆的医生,2020年4月来到黄田农场医院超声医学科开展援疆工作。 “新疆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39岁的张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丈夫是高中的班主任,平时工作也十分忙碌。此次援疆工作,虽然离家较远,但是张敏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在援疆期间,遇到疫情时,张敏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到社区为当地群众服务。同时,她始终践行“传、帮、带”的使命,通过多种途径将超声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通过与临床医生沟通交流,帮助黄田农场医院扩展诊疗服务范围。现在,黄田农场医院超声医学科已经可以开展心脏、血管、乳腺、甲状腺、产科等超声检查。 张敏在检查治疗时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在沟通中遇到语言问题时,就会请当地医务人员帮忙翻译,及时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累计检查患者8000余人次。 援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张敏决定,回到原单位后,她会采取远程的方式和哈密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贡献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