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张效房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 |
|
本报讯 (记者常 娟 通讯员苏安宁)5月25日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主办的“最亮的星——2021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郑州举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张效房荣获2021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次评选旨在激励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肩负起以“科技创新主动赢得发展主动”的重任,共评选出10名2021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张效房1920年10月出生,任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是教授、主任医师,也是博士后指导教师。他从事眼科专业医疗、教学、科研工作70余年,在眼外伤、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他在眼科事业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以其名字命名的“‘张效房法’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优秀成果奖”,被认为是1949年以来我国眼科学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之一。他所引进、改进的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连续8年被“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推广应用,并被定为规范术式。 “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这是张效房的座右铭。70多年来,他没有离开过眼科临床一线,带教研究生、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身体条件允许时坐门诊、主编眼外伤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撰眼科学领域抢救性著作《张效房眼外伤学》……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张效房见证了中国眼科事业从起步到飞跃的历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