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
|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本报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杨延飞 4月20日,上海市张江方舱医院,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人员负责的10号方舱二病区护士站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上绘有美丽的“大白”头像,下面写有几行苍劲有力的大字——“郑大一附院的白衣天使,感谢你们舍家忘我、殚精竭虑奉献,你们的坚守是上海获胜的希望,我们感恩不尽”。 写信者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刚入驻方舱医院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对疫情、工作的担忧,老教授出现了焦虑情绪,彻夜难眠。加之他本身患有高血压病,焦虑情绪导致血压不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长尼晓丽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和老教授沟通交流,为其排忧解难、排解心理压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张国俊了解情况后,也抽出时间给老教授组织会诊,及时调整药物。在张江方舱医院,类似的患者还有很多。张国俊要求医务人员每天不定时查房,发现特殊疾病患者及时干预,确保每一位患者安全出舱。 此外,医疗队员们还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设置了小学堂、母婴室、心理咨询室、换药室等,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照护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