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娟 卜俊成 丁 玲 冯金灿 通讯员 王淑娟 文/图
8月28日,郑州市召开第2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市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封闭封控区域全部解除,离郑“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点”全部撤除。 解除封控管理之后,郑州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改变?转入疫情常态化防控之后,患者的就诊又发生了哪些变化?8月28日~30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实地探访郑州市的多家医疗机构。 门诊患者不再查核酸 扫码、测体温、预检分诊依旧 8月28日下午,郑州市民孙先生因鼻炎复发,到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耳鼻喉科就医。当天15时许,孙先生佩戴口罩,在该院入口预检分诊处扫码出示绿色健康码、测量体温正常后,进入门诊楼候诊。在诊室,孙先生接受了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后,正常就诊。同时,接诊医生也告知孙先生,若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有发热、咳嗽等十大症状,则要到院内的发热门诊就诊。 同日,记者因咳嗽在该院发热门诊就诊。在诊疗过程中,除了出示健康码、测体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外,还拍摄了胸片、进行了抽血等常规检查。 8月30日9时20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门诊楼前,患者在保安引导下排队扫码、测温进入门诊楼(如上图)。此外,该院门诊楼内还设有远红外线体温测量仪,自动测量入院人员体温。在预检分诊处及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接诊患者。在该院门诊楼患者等候处,每隔一个座椅,中间都张贴有“请保持安全距离,勿坐”等标识,提醒患者注意保持间距。 “我院根据疫情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措施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说。郑州解封之后,该院针对门诊患者不再查看核酸检测结果,但仍要进行扫码、测体温,接受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门急诊的预检分诊;发现红码发热患者,由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送往发热门诊,若为普通发热患者则到普通发热门诊;同时,坚持首诊负责制,由医生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 这也是郑州各类医疗机构的“标配”。在全面解封之后,郑州要求各类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切实强化首诊负责制,高度关注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表现的患者,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基本身份信息登记报告,实施闭环管理。 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将所有发热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对发热门诊患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结果反馈之前,所有患者一律留观。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强化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发现新冠肺炎可疑病例及时报告,通知专用转运车将其转诊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期间全程执行闭环管理措施。医疗机构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在2小时内按程序报告,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尽快按要求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住院患者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要求核酸检测时限不一 针对住院患者,郑州各类医疗机构均要求患者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办理住院手续,不过,不同医院对患者提供的核酸检测结果的时限要求有所不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互认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 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针对门诊就诊完需要住院的患者,该院要求由医师开具住院证和核酸检测申请单,到病房楼住院部办理手续,采集标本,直接住院。但若患者或陪护人员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证明,则无需再进行核酸检测,可以直接办理入院手续。 河南省人民医院则要求住院患者持有该院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若没有则收治在病区过渡病室,并立即接受核酸检测(包括患者及陪护人员),待阴性结果出来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 河南省肿瘤医院要求,该院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办理住院手续,若持有的是非该院核酸检测报告,住院后需要补充检测核酸。同时,该院要求,在门诊接受侵入性或有创操作的患者,也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对入院患者及家属继续实行“人脸识别”系统管理。 送餐到病区 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记者探访的医疗机构,均要求患者入院后尽量减少陪护,能不陪护的不陪护、需要陪护的限一人陪护。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进入病房楼时,需凭住院证明或陪护腕带,扫码、测体温后方能进入。患者若更换陪护人员,更换的陪护人员也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为了减少住院患者或陪护人员往返出入的风险,同时方便患者就餐,不少医院实行了送餐到病区服务。比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食堂开通APP(手机软件)网上订餐服务,并接受电话订餐或提前一天在病区现场预定。 除此之外,各大医院也均要求全院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除了重点部门,如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发热门诊等加强核酸检测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每周对普通病房的全员(包括患者、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及保洁、保安等后勤管理人员)定期抽查核酸检测。河南省肿瘤医院亦明确各病区按照核定床位上限收治患者,恢复日间诊疗业务,每周四全院全员进行核酸检测。 “人工智能” 构筑基层防疫网 8月28日起,郑州个体诊所恢复诊疗服务。记者在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他们都张贴有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以引导具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患者到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金水区一位诊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参加了区里举行的多轮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一旦发现具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信息登记的基础上,会立即向属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机构报告,通知专用转运车尽快将患者转至设置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当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为了减少接种人群聚集可能引发的感染风险,金水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启动了预检分诊登记系统,接种人群信息录入由线下转为线上。 “预检分诊登记表线上模式的应用可大大降低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实现对医院来访人员预检分诊的自助登记以及对风险信息的智能识别,节省了大量人力。这既有利于特定传染病的专业治疗,以免病情延误,也避免了这部分患者进入普通门诊造成的疾病传染和流行。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其他患者的安全。”金水区卫生健康委一位工作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