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他把年轻时的梦圆了
隔离病区的感人故事
精心部署 严密组织 全力以赴中牟县开展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
安阳市肿瘤医院入围“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焦作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开展“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进行急诊手术”应急演练。
暖心的感谢仪式
漯河市中心医院攻克静脉内平滑肌瘤
1
11 1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隔离病区的感人故事
 

隔离病区的感人故事

为新生命的到来拼尽全力
本报记者 王 婷  通讯员 毕佳佳 曹攀峰

   特殊时期,封控区的产妇怎么生宝宝?作为封控区居民及隔离观察人员定点收治医院,郑州人民医院产科紧急调配7名医生和15名护士进驻隔离产房,为封控区的产妇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已有26名新生儿在隔离产房里诞生。
    在隔离产房,医务人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对于产妇来说,没有家人的陪伴,难免会担忧、焦躁。
    隔离产房的医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为产妇们提供优质服务。
    为了产妇们有力气生娃,为了小宝宝们刚出生时饿不着,医务人员提前将水杯、吸管、婴儿奶粉等安排妥当。
    在工作间隙,医务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陪产妇聊天、传授生娃“秘籍”、带领产妇们跳生育舞蹈。
    进入隔离产房,医务人员的防护服外罩着手术衣,手上裹着3层手套,一忙起来,可能6小时甚至10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隔离产房成立之初,收治了一位重度胎盘早剥产妇。副主任医师董枫和产科护士长朱雁虹等积极抢救。宝宝出生后随即被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产妇也脱离危险。
    一位家住商丘的产妇因凶险性前置胎盘,来到郑州人民医院就诊。根据相关疫情防控规定,这位产妇住进了隔离产房。入院当天16时左右,该产妇突然阴道大出血,值班医生王国贺、张金磊等迅速进行手术。经过手术,该产妇产下一名重1.2千克的宝宝,母子平安。

“对患者高度负责,绝不含糊!”
本报记者 王 婷  通讯员 胡秋含

   8月22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何向前走出隔离病区时,已是早上5时。虽然熬了一个通宵,但是何向前的心情却颇为轻松,因为又有一批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他忘记了连日来加班加点的劳累。
    “我是党员,我必须冲在前面!”得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要改造成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这位52岁的老党员第一时间报名申请留守,随后他进入感染六病区从事确诊患者的治疗工作。
    “确诊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加重,给救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何向前说。
    结合此次疫情的特点,感染六病区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的意见,实行“一人一案,一人一策”的治疗方针。
    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合并肺结核、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何向前说,在为该患者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加上其他疾病所带来的影响,在用药方面,慎之又慎。
    “抗结核药物4种、糖尿病药物2种、保肝药物2种,还有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现在要不要用?怎么用?剂量上怎么把握?”何向前说,大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形成初步诊疗意见,上报国家和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最后定夺,每一步都做到严谨细致,对患者高度负责,绝不含糊!”何向前说。
    感染六病区有一位20多岁的确诊患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反复水电解质失衡、白细胞减少等。
    刚来的时候,该患者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不吃不喝,不服药,对治疗非常不配合。了解情况后,何向前和护理团队耐心地和患者聊天,帮助她树立治疗的信心。
    自疫情发生以来,何向前和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无暇顾及年迈的家人。“想起家人,难免有些无奈,但现在是特殊时期,他们都很理解。”何向前说。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