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年轻时的梦圆了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常晓伟 王晓凡
在河南援疆专家队伍里,孟昭忠是少有的“60后”,之前他一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肿瘤外科工作。 2019年,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哈密二院)成立哈密市唯一的甲状腺肿瘤外科,急需人才支持。在该科室,有两个医生曾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修过,与孟昭忠熟识,希望孟昭忠来哈密帮他们撑起这个新科室。原本还有3年多就可以退休的他主动请缨,毫不犹豫地报名援疆,2020年4月作为河南省选派的第十批援疆医疗专家团成员来到哈密,任哈密二院甲状腺肿瘤外科主任。 孟昭忠刚来哈密的时候,哈密二院甲状腺肿瘤外科刚刚在耳鼻喉科的基础上成立,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之前,很多哈密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不得不到乌鲁木齐,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医院就医,但在孟昭忠来了之后,这种现象就很少发生了,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几个以前到外地做手术的哈密患者,发现手术效果不理想,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孟昭忠求治。经过仔细查体,孟昭忠为患者做了手术。手术成功后,不少患者自豪地说:“哈密二院治疗肿瘤的水平一点儿也不比外地大医院差。多亏了孟主任,我们才能捡回一条命!”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甲状腺肿瘤手术成为哈密二院的特色。哈密的老百姓需要做甲状腺肿瘤手术都会慕名找“河南来的专家孟大夫”。一年来,他共接诊患者1500人次,会诊60人次,完成手术500多台次,其中四级手术占比达70%以上。 作为一名援疆医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是孟昭忠的重要使命。一年来,孟昭忠为科室组织培训15次,还通过教学查房,手把手培养当地医务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强化各种基本操作规范和医疗文书书写质量,全面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患者对当地医生的信任度。 现在,哈密二院甲状腺肿瘤外科的当地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常规手术。“虽然我快回去了,但这次援疆圆了我年轻时的梦。我会毫不保留地将医疗技术传授给科室的同事们,希望通过河南一批又一批援疆医疗人才的不懈努力,进一步提升哈密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孟昭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