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综合治疗常见病之六
中医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复发合并肠套叠验案
如何防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封控”之中守护健康方法
一例术后高热的中医处理
1
11 1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综合治疗常见病之六
 

小儿咳嗽
    临床症状:咳嗽,喉中有痰或干咳,咽痒不适。
治疗方法
    推拿:1.指压肺俞穴、定喘穴、合谷穴、列缺穴、丰隆穴。
    2.拿大椎穴、定喘穴、肺俞穴。
    方药:1.麻黄4克,生石膏12克,杏仁10克,甘草5克,桑白皮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3次服用。
    2.莱菔子10克,炙桑白皮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3次服用。
    3.白及10克,百部10克,炒杏仁15克,核桃仁4个,蜂蜜2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3次服用。
    4.鲜桑叶10克,鲜枇杷叶10克(去毛)。水煎,每日1剂,分2次~3次服用。
    5.鱼腥草3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3次服用。
    外治法:1.细辛、白芥子、炒莱菔子碾末,用凡士林调匀,敷贴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2.黄芩、细辛、白芥子碾末,用凡士林调匀,敷贴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小儿食积
    临床症状: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嗳腐呕吐,大便酸臭或便秘。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
    推拿:指压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脾俞穴。
    方药:1.炒麦芽10克,炒神曲10克,焦山楂10克,炒槟榔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槟榔10克,生姜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3.橘皮10克,大枣10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小儿厌食
    临床症状:食欲不振,甚至不思饮食,恶呕,面黄消瘦。
治疗方法
    针灸:点刺四缝穴。
    推拿:摩腹,揉脐,捏脊。
    方药:1.鸡内金30克,瓦片焙黄研为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0克。
    2.苍白术10克,炒麦芽10克,炒神曲10克,焦山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3.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砂仁3克,木香10克,茯苓10克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小儿泄泻
    临床症状: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
治疗方法
    推拿:1.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补脾土,推大肠,按揉足三里穴。
    2.大肠俞穴处拔罐,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方药:1.山楂炭、鸡内金、炮姜炭等份研细末。每次12克,开水调服,每日服用2次。
    2.铁苋菜、苏木各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3.淮山药研粉,每次30克。开水调成糊状服用,一天3~4次。
    4.吴茱萸30克,苍术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研细末,凡士林调匀,敷脐。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