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常 娟 通讯员牛小杰)7月13日,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来消息,18周岁以下的困难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在该院进行肝移植手术,可获得10万元~15万元的慈善救助,这笔资金基本可保障患儿完全免费地接受肝移植手术。今年年初至今,已有2两名患儿获得救助。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存在胆汁排泄障碍,主要表现为大便呈白陶土色或色浅,多数患儿在较短时间内会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损伤或肝硬化。针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目前尚无有效的保守治疗办法。“葛西手术”仅能暂时改善少部分患儿的肝功能,多数患儿即便在“葛西手术”后较短时间内仍会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唯一成熟、根治性的办法是肝移植手术。由于儿童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血管、胆管等都非常纤细,儿童肝移植手术的肝源多来自患儿亲属活体捐献,活体肝移植手术技术难度较高,加上移植手术费用高,许多患者家庭难以承受。 为了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避免患儿家庭因病致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河南省慈善总会肝胆相照基金实施先天性胆道闭锁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对从2020年开始在该院肝移植中心接受活体肝移植手术的18周岁以下的困难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给予慈善援助,计划救助30人,每人救助10万元~15万元。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可提供相应材料,到河南省慈善总会肝胆相照基金管委会申请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