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
每周一练(微生物、噬菌体、细菌、病原性球菌、肠道杆菌、弧菌、棒状杆菌)
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小伤口处理不当可能带来大麻烦
1
11 1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伤口处理不当可能带来大麻烦
 

小伤口处理不当可能带来大麻烦
□张玉姬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的意外伤害(如皮肤擦伤、划伤、烫伤)时,若伤口较小,是否就可以不去医院,从而进行自我处理呢?一般情况下,一些较为表浅的伤口经过自己的处理也能够很快好转,但是,如果是面积较大或者较深的伤口,自行处理反而容易引发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大家对于常见的急性伤口不够重视,通常是自行在家涂点药膏或者按照偏方处理一下,根本不会想到去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一些患者的伤口一开始其实并不严重,但由于自身的疏忽,加上处理办法不当,会导致病情恶化,惹出大麻烦。
    去年夏天,我遇到一个病例,感触很深。一个11岁的男孩和伙伴玩耍时,不小心被干树枝扎破了小腿的皮肤。男孩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并未太在意,就给孩子的伤口上抹了一些紫药水,第二天伤口就干燥了。两周后,男孩的伤口虽然早已结痂,但依旧没有愈合的迹象,小腿反而也愈发疼痛肿胀起来。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的伤口虽已结痂,但痂下有大量脓性积液,已感染至皮下组织形成窦道,经骨科医师会诊,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小切口若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换药处理,也容易出现问题。40多岁的王先生背部做了个小手术,留下了一个蚕豆大小的切口。没过几天切口就结痂了,也没有渗液,看起来恢复得不错。可是王先生总是感觉切口部位疼痛,他便让家人帮其在切口上撒些消炎粉;几天后,切口处不但疼痛而且开始出现红肿。王先生来到医院,我将王先生切口处形成的痂皮取掉后,发现伤口内都是黄色分泌物,伤口已经感染了。
    看来,诸如此类的小伤口万万不可轻视。接下来,再看看自行换药的常见误区。
换药误区之一
紫药水是万能药水
    紫药水是用化学药品龙胆紫配制而成的稀释溶液,有较好的杀菌和收敛作用。对于新鲜、表浅的皮肤外伤具有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对已经化脓的伤口表面与坏死组织之间易形成一层保护膜,乍看起来伤口似乎干燥了,实际上会掩盖病情,使痂皮下方的脓液流不出来,加重感染。此外,较大面积的伤口若涂抹紫药水,伤口愈合后,可能在体表残留紫色瘢痕。因此,对较大面积的皮肤创伤,还是不用紫药水为好,以免影响美观。
换药误区之二
消炎药是万能药粉
    我在伤口造口门诊经常遇到患者把头孢类的胶囊拆开,把药粉涂在伤口上,认为能起到消炎作用。头孢类药物静脉输注、口服具有抗感染作用,外用涂抹伤口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但伤口局部使用抗生素争议较大,一般不提倡外用,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伤口存在感染时,最好不要局部使用抗生素,以免在伤口局部产生耐药菌,影响伤口愈合。
    那么,如何处理伤口,以防后患呢?可以根据伤口的深度和面积,采用湿性伤口愈合方法。若伤口不是很深,也不是很大,7天左右就可以愈合。在传统的伤口愈合上,一般建议干燥的环境,但其实还有很多弊端,如换药的二次损伤、愈合速度慢等。
    湿性伤口愈合方法采用先进的伤口敷料覆盖伤口,保持伤口床平衡湿度,相对于传统的干性愈合,可有效加速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后的疤痕也更少。具体优势如下:
    1.减少脱水与细胞死亡,增加伤口愈合参与细胞的活性,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2.增加血管生成活动。
    3.增强自溶性清创。
    4.加速上皮化。
    5.减少疼痛,采用湿性敷料可以避免粘连伤口而减少换药相关的疼痛,伤口床适宜的湿润度亦可以保护神经末梢而减少疼痛。
    如果生活中再遇到诸如皮肤擦伤、划伤、烫伤这样的小伤口时,一定要及时到伤口护理专科门诊进行处理,避免小伤口惹出大麻烦。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刘倩整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