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生命港湾 ——来自洛阳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报告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尤云飞 文/图
虽然习惯了越是节假日科室越忙的节奏,但对于洛阳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来说,今年的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变得更加忙碌且意义非凡。 疫情就是命令,防护就是责任,救治就是使命 “到一线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这是我们医院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共同心声!”洛阳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吴莉娟——这位曾获得2015年河南省“中原健康好卫士”、2017年洛阳市劳动模范的主任医师说。 记者了解到,10年来,吴莉娟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倾其所有,把一个个刚出医学校门什么都不会的毛头小子、丫头,培养成了现在重症医学科的主力军。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家纷纷在请战书上写下“疫情就是命令,防护就是责任,救治就是使命”“到一线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等铮铮誓言。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工作,随时做好支援防疫一线的准备。科室郭帮卫医师被选派为支援武汉的英雄,在前线奋勇抗击病毒、救死扶伤。 前方英勇奋战,后方不甘示弱。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穿脱隔离衣的操作技术,不优秀即不达标,利用休息时间,一个个考试,直到优秀为止,彰显了科室坚决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其间,科室每日住院患者均在10人以上。在繁忙的工作中,吴莉娟忍受呼吸不畅、心悸胸闷、腰酸背痛等不适,把科室的工作安排得周密稳妥;天天查房,对每一位患者病情都把控到位。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宪慧说:“有主任做坚强后盾,我们干起活来也无后顾之忧。大家加班加点完成医疗工作,度过了一个充实、激情澎湃、意义非凡的春节!” “看到一个个患者好转,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看到一个个患者好转,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有一位重症感染且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最后痊愈出院。患者家属一声声真挚的感谢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吴莉娟说。 春节期间,还有一个术后大出血且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转至重症医学科。当时,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重症感染,一侧肺不张,反复大量出血。在疫情期间,血源紧张,导致救治难度大大增加。面对患者家属的殷切期盼,吴莉娟承受着巨大压力,每一步决策都谨慎又果断,对患者的感染、营养、镇静、镇痛、凝血等各项重症指标的把控,可谓考虑得面面俱到。患者的病情一波三折,医务人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位患者脏器功能得以恢复,随后成功撤除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 患者在生死线上走了一圈又被拉了回来。“我们激动万分,在此也感谢院领导的支持,感谢疑难病会诊中心丁敏芳主任、药学部李佳鑫主管药师及全院会诊医师的大力协助,感谢血液净化科、输血科的通力配合!”吴莉娟说。 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在忙碌的日子里,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但患者的生日,吴莉娟和王宪慧护士长从来没有忘记!他们提前就把一位60多岁的患者及一位80多岁老人的生日礼物准备好,生日当天带领医务人员为老人举办了生日庆祝活动,唱起温情的生日快乐歌,为患者送出真诚的祝福。 吴莉娟说:“疫情终会过去,牡丹花依然会应时而开。没有过不去的寒冬,为生命护航,我们将始终朝气蓬勃,携手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