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季
在这场和疫情赛跑的防控阻击战里,开封市有这样一群“蓝衣战士”,他们面对疫情逆行而上,奋战在一线,奔波于医学隔离点、临时观察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定点收治医院…… 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没有誓师大会,也没有请战书,但是他们却履职尽责;他们践行“执法为民,护卫健康”的使命,坚守着“疫情一天不灭,我们一天不歇”的信念,与白衣天使共同构筑起防疫前沿硬度最强的“蓝盾”。他们,就是开封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医疗卫生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 “一个中心。”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医疗机构的正常管理秩序,医疗卫生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在开封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以监督执法为中心,打破日常监督的常规,提前制定督导的技术指标,在医疗机构应对疫情的“防”和“控”上下功夫,与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专家共商、共议、共享,构建了一道卫生监督机构与医疗机构共同体式的防控守门人阵线。 “两步走。”医疗卫生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未雨绸缪,针对疫情的发展制定了“两步走”的监督检查路径。第一步在2月15日之前,他们采取不间断的方式连续督导全市医疗机构,尤其是定点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单位,在不断检查中发现新问题和漏洞,帮助医疗机构完善防控措施。在这一阶段,他们已经监督检查了52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一级医疗机构17家、二级医疗机构24家、三级医疗机构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家、中心血站1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1家,下达监督意见书32份,提出整改意见182条,市直管34家定点发热门诊实现全覆盖。 第二步是在2月16日之后,他们审时度势,为提高全市的监管效能,开启了对全市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的精准帮扶和结对工作。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针对这一特点,开封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卫生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采取上门帮扶带教的方式,对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精准指导,大家同心协力、共同作战、共同提高,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形势,鼓舞了监督队伍的士气,提振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个法宝。”一是队伍过硬,专业技术“精”。开封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医疗专项督导组。组长李强,军转干部出身,河南省传染病防治副首席卫生监督员;丁昕,有着28年工作经验的老防疫人;田和平,武汉大学公共卫生系科班出身;李继鑫,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科班出身;陈方福,有着30年驾龄的老司机。正是这样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为他们打赢这场战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突出重点,发现问题“准”。医疗卫生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采取“随机抽查”“飞行检查”的方式,不打招呼,直奔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生物安全、医疗废物等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而去。尤其是对定点和后备的医院,他们更是必走一遍就诊流程,一边询问工作人员防控知识,一边体验他们的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客观准确地发现疫情防控中的不足,又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帮助医院堵住防控漏洞,完善防控措施,规范防控行为,大大提高了医院的防控能力。 三是立行立改,监管效能“显”。卫生监督科的卫生监督员每到一处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对漏洞进行定点清除。 当前,开封市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按照上级部署,有条不紊地奔走在防控的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负人民重托,护卫大众健康”的铿锵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