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武汉抗疫一线的“80后” □戴秀娟
他叫邵圣洁,河南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一位“80后”小伙儿,微信和抖音名为“急诊超人邵邵”。近一个月来,他发扬“超人”精神,和医院3名急救转运队员一直奔跑在武汉抗疫一线,承担急救转运工作。 奋力守护武汉这座城 2月5日,邵圣洁如愿以偿,成为河南第四批、河南省中医院第一批赴武汉抗疫一线的4名队员之一,与来自河南的其他队员组成急救医疗转运队,一直辗转于武汉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转运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病毒像幽灵一般飘散在空气中,我们每呼吸一次,都可能被它入侵。邵圣洁每天都需要转运大量患者,每一次都需要细心、谨慎。从到达武汉第二天开始,邵圣洁和战友们就被正式编入武汉急救中心,一起携手抗疫。邵圣洁坦言,急救转运过程包括重症患者上下救护车的搬运,职业暴露风险之大不言而喻。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穿着厚厚的隔离衣、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手套,义无反顾地奔走于武汉各个定点医院。 彼时的武汉,气温只有零摄氏度左右,每呼一口气,都会在护目镜上形成哈气,护目镜从清晰到渐渐模糊。没法戴眼镜,也没法摘掉护目镜,转诊一趟平时也许需要1个小时,而在武汉,在确诊患者年龄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4个小时,甚至更久。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他们出诊之前不喝水、少吃饭,直到完成任务后才匆忙吃饭。一次转运之后,护目镜以及口罩上的压痕,很久都不能消退。有一次,一名患者问他:“你们是解放军吗?”邵圣洁微笑着回答:“不是,但我们和解放军做着同样的事情!” 作为此次急救医疗队的小组长,邵圣洁不仅要做好自己的防护,还要监督其他队员的防护工作,轮班休息的时候还要监督其他队员的消杀工作,严格做好生活区的消毒,做到严把标准不疏漏,确保万无一失。 愧对家人,把深情藏进心底 疫情发生后,邵圣洁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待申请被医院批准后,他给妻子打电话说:“最近,我要去武汉抗击疫情……”他告诉妻子,作为白衣战士,上一线是应该的,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疫情形势严峻,作为一名急诊人员,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奔赴一线。 来到武汉后,邵圣洁很少和家人联系,因为害怕看到亲人的眼泪,所以他只是偶尔用微信报平安。有一次,他和3岁多的女儿用微信视频通话。女儿说:“爸爸,你要保护好自己,打败了病毒早点儿回来!”邵圣洁顿时泪如雨下。妻子也哭着说:“老公,加油!武汉会好起来,你们会胜利的!我在家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等你凯旋!” 抗疫在继续,邵圣洁和战友们依然在忙碌、奔跑。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地转运患者?”邵圣洁坚定地说:“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上战场,我们每一次转运都是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如今,他到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了,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使他有一些疲倦,嗓子也有一些嘶哑。有人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回来?”“等没有重症患者转运的时候吧!那时,武汉的樱花开得更加灿烂!”邵圣洁的话语里满是期待。 在说话的那一刻,他比“超人”还要酷!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