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四版:疾病防控
 上一版    下一版  
返岗复工 做好自我防护
献血助力 为爱逆行
河南首批预防医学订单定向生抗“疫”记
“像破案一样寻找每个病例的蛛丝马迹”
1
11 1 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返岗复工 做好自我防护
 

   现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复学有关的疫情防控科普知识整理出来,向大家进行宣传。主要内容包括:企事业单位在复工前后如何防控,人员上下班途中、办公时、食堂进餐、下班回家后如何防控,以及学生在寒假期间、返校途中、返校后如何防控等。

企事业单位复工前后如何防控
    1.各企事业单位掌握并登记每名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节假日期间出行和参加集会、聚会情况。
    2.排查并登记确认返岗员工节假日期间密切接触者中是否有疫区人员。
    3.上班前应提前对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的设施、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上下班途中如何防控

    1.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班。
    2.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车辆内部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
进入办公楼前如何防控
    1.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楼工作。
    2.若有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人员,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3.如果有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游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应主动告诉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和接诊医师,并配合开展相关调查。
在办公室内如何防控
    1.保持办公区域空气流通,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2.座机电话及常用办公用品保持清洁。
    3.同事间交流时需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传递纸质文件前后,按照规范洗手法洗手。
    4.减少乘坐电梯次数,乘坐电梯时应正确佩戴口罩,按电梯键时,最好做好防护措施。上下低楼层时,选择步梯,并进行及时洗手、消毒。
    5.工作中需要劳逸结合,可以进行工间操和健身等活动,但避免过度、过量运动;多饮水,每人每日饮水量不应少于1500毫升。
参加会议如何防控
    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大型会议等活动;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确实需要开会时,要控制时间,与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进入会议室前先洗手消毒。会议结束后及时对会议室的地面、物品表面进行清洁,并定时开窗通风。
单位食堂(餐厅)如何防控

    1.要采用分餐进食,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就餐前、后洗手。
    2.食堂(餐厅)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与餐饮服务有关工作的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3.食堂操作间要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4.使用后餐具、用品需要高温消毒。《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温度保持100摄氏度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在120摄氏度,作用15分钟~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摄氏度,冲洗消毒40秒以上。
    5.食堂(餐厅)每日消毒2次,就餐结束后,要对餐桌、餐椅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公共区域如何防控
    1.保洁人员工作时需要佩戴口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
    2.每日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建议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键区)、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消毒液擦拭(拖地),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3.各区域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中央空调如何管理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进行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停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应由专业空调维护人员实施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机关单位公务来访如何防控
    1.安保人员工作时需要佩戴口罩,并认真询问和登记来访者状况,进行体温检测,并询问有无疫区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
    2.无上述情况,且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接待来访的人员及来访者双方均需要佩戴口罩。
健康宣教如何实施
    1.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设置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栏。要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宣传横幅、各类工作群、电话通知等方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疫情防控意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与他人谈话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同室时需要佩戴口罩。
    3.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采用肘护、衣袖遮掩口鼻,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内。
    4.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餐前便后、擦眼睛前后、接触宠物或家禽后等应及时洗手。
    5.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正确处置口罩

洗手消毒

   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手机和钥匙

居家保持通风或卫生清洁

   休息日尽量在家,尽量减少外出

 

 

学生如何防控

寒假期间
    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之日起,根据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各地学生均应尽量居家,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建议学生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并根据社区或学校要求向指定负责人报告;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建议主动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
    寒假结束时,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疾病痊愈后再返校。
返校途中
    乘坐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等)或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衣服遮住口鼻。
    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旅途中如果需要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旅行居住史及密切接触者信息,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返校后
    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
    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学生与其他师生发生近距离接触时,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学校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果发现学生中出现可疑病例,应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各活动区域建议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复工返程防控小妙招   请您记录相关信息:时间、车次、航班号及座位号。近期(14日内)每日的大致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范围。
    请您返程后尽量不要参加封闭或者通风条件不好的室内聚会和集体活动,减少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
    如果必须外出,请您务必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与他人交谈时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以避免咳嗽或喷嚏形成的飞沫。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请您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并用肥皂洗手或75%的酒精消毒。
    保持住所通风良好,保持乐观心态,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体质。
    密切关注自己和同行或近期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主动向社区、单位、宾馆(如为外地人员)等汇报情况。
    如有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或上门进行健康访视及医学观察,请您予以积极配合。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您佩戴口罩立即就近前往定点医院就诊。

资料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