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司民权
前段时间,台前县农民孙大华(化名)一家喜事临门,他家媳妇十月怀胎,生了一个4.8公斤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但是孙家仅高兴了一天,宝宝就出现了状况。 孩子出生第二天,出现异常啼哭,喂奶后呕吐,右侧肢体阵发性抽搐症状。基层医院经过检查会诊,考虑新生儿有颅内出血可能,鉴于条件所限,于10月28日上午将孩子转往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患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医务人员完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患儿头颅左侧额颞叶新鲜脑梗死。进一步申请核磁共振脑血管动脉检查、静脉造影等多项检查后,发现患儿颅内动脉、静脉多发性轻度狭窄,并患有新生儿败血症、低血钾症、新生儿黄疸等。医务人员立即给予抗感染、稳定内环境及对症治疗。患儿病情很快得到救治,住院6天只抽搐了1次,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11月4日7时30分,责任护士张莹发现患儿左侧阴囊较右侧稍大,颜色稍深,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副主任医师刘雪杰。刘雪杰与管床医生副主任医师陈秋芳共同查看了患儿阴囊,发现左侧色泽与往日稍有不同。事关新生儿生殖器官,他们紧急邀请该院超声科主任徐更田前来会诊。徐更田查看患儿彩超报告后,发现患儿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左侧附睾肿大,血流信号增多。经过医务人员会诊,决定暂按“附睾炎、鞘膜积液”治疗,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告知家长。 当天下午,一直担心患儿病情的陈秋芳再次检查患儿状况,发现患儿阴囊肿胀无好转,遂再次申请床旁超声检查。超声科副主任医师葛建丽复查睾丸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左侧睾丸缺血性改变,回声不均匀,与上午的超声图像比对,血流明显减少——睾丸扭转可能性大。陈秋芳医生立即指示护士邀请泌尿外科医务人员前来会诊。 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纪传彪给予了患儿专科检查,发现其右侧阴囊淤紫,睾丸质地较硬,透光试验阴性,同意“新生儿睾丸扭转”诊断。 “新生儿睾丸扭转可发生在产前、产后甚至睡眠状态。具体病因不明,但多见于巨大儿、难产儿及提睾反射过度活跃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除了啼哭没有其他表达能力,常被家长忽视或医生漏诊,因此,睾丸坏死率极高。”纪传彪说。 随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沙文与纪传彪、陈秋芳等一起再次查看患儿,从外观症状,结合彩超检查结果信息,认可睾丸扭转的诊断,指示必须立即手术,延迟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风险,一旦睾丸坏死,不仅保不住睾丸,还可能并发其他感染而危及患儿生命! 沙文和陈秋芳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后。患儿家长同意手术治疗。 当天20时35分,孩子被推进手术室。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手术麻醉科副主任焦丽闻讯早已赶到科里等候,亲自给患儿气管插管、实施麻醉。麻醉成功后,主刀医生小心翼翼地切开患儿的阴囊,紫葡萄一样的左侧睾丸暴露在医生们的眼前,精索顺时针旋转了360度,并伴有附睾急性炎症。主刀医生随即将患儿扭转的睾丸复位。再仔细观察,发现睾丸已严重血运障碍,情形不容乐观。 此时面临着两难选择:保留睾丸有最终坏死的可能,到那时还要两次手术切除,无法给家长解释;现在直接切除睾丸虽然简单无责,但是患儿右侧睾丸已发生鞘膜积液,万一以后也出现问题,会对孩子以后造成更大的影响。 沙文决定先不做睾丸切除,他要求大家先等一等,观察半小时。他一次又一次地将缺血的睾丸用温盐水纱布包裹热敷,促使血管扩张。 没多久,他观察到患儿睾丸局部有了血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次又一次地热敷。20分钟后,几近坏死的睾丸慢慢地被新鲜血液滋润复苏了! 沙文小心翼翼地将恢复血液灌注的睾丸固定,同时固定对侧的睾丸,以防再次发生扭转。缝合,包扎,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纪传彪把这个好消息通知给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患儿家长时,孩子的爸妈竟激动得眼眶湿润了。 患儿安全返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通过医务人员精心地观察照料。术后第二天彩超复查,结果显示患儿睾丸血运良好。又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治疗,患儿颅内血管狭窄已大为好转,未再发生抽搐,现已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