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运用可降解封堵器实施房缺封堵术
本报讯 (记者史 尧 通讯员邢永田)心脏封堵器可以被人体降解吸收?没错,这是真的。3月16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数字化复合手术室,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助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管委会副主任潘湘斌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等专家带领团队,运用可降解封堵器,成功为一名4岁孩子实施了心脏房缺封堵术。 这在华中地区尚属首例,标志着华中地区心脏疾病的诊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接受这项新技术治疗的孩子叫丽丽(化名),年仅4岁,来自开封。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们检查后发现,丽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间隔有一个7毫米的“洞”,因长期得不到治疗,已经导致右心轻度增大。 “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孩子的心脏负荷也会越来越大。”范太兵说,如果房间隔缺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孩子的心脏将会受损,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为生命安全埋下隐患。 经过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丽丽的情况最适合应用可降解封堵器。 3月16日,潘湘斌教授、范太兵教授等专家将可降解封堵器运用到了丽丽身上。于是,丽丽就成了华中地区可降解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受益者。术后,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丽丽房间隔无残余分流,手术成功。目前,丽丽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很快就可以康复出院。 “可降解封堵器的材质是聚乳酸,几个月后开始缓慢降解,分解成乳酸,被人体消化吸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作为可吸收房间隔缺损封堵系统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范太兵表示,心脏内膜组织会沿着封堵器慢慢生长,在封堵器完全降解之前,人体自身心脏内膜组织会自动将房缺完全补好,没有任何异物残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