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诠释“天使之美” ——偃师市人民医院护士王宏梅二三事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穆宝华 范玉琳
“她性格腼腆,平时话也不多,然而她那真挚的眼神、温暖的微笑、谦逊的语言,总能打动患者和家属的心。”“不管‘转科’到哪里,她总是用自己的踏实、专业获得肯定。”“她用真心真情诠释着‘天使之美’,诠释着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精神。”……这是人们对偃师市人民医院护士王宏梅的一致评价。 患者眼中的王宏梅 去年,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因患有癌症,术后住进了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由王宏梅负责。老先生昏迷期间,王宏梅细心照护。他醒过来后,王宏梅给他买来热饭,喂他吃饭;他心情不好,王宏梅就陪他聊天,劝他放宽心,养好身体。老先生康复出院后,通过医院得知王宏梅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就在王宏梅生产期间多次去看望她,还给她的宝宝送去了家人亲手做的鞋子,把王宏梅当闺女对待。 不久前,有位老太太,因子女都在外地,住院期间只有年迈的老伴一人照顾。王宏梅每天早上给他们带早餐,不怕脏、不怕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给老太太喂饭、喂水、擦洗身体,抽空还陪老太太聊天解闷。后来,这位老太太非要认王宏梅当干女儿。 同事眼中的王宏梅 从2010年至今,王宏梅在医院的9年时间里,按照医院对本科护士的培养模式,多次“转科”。但是,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扬。 “虽然是在同一家医院,但每个科室的工作节奏太不一样了!”王宏梅说。外科患者多是车祸、意外伤害造成的,在这里工作需要眼疾手快;后来转到内科,内科患者多是慢性病,需要护士有耐心;而现在所在的RICU,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没有自理能力,护理工作量很大,护士更需要认真对待,用真心服务患者。 我们了解到,春节前,王宏梅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小腿及脚踝骨折,家里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王宏梅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顾一家老小,像机器一样连轴运转。医院领导得知王宏梅的事情后,多次前往她的家中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使王宏梅深切感受到了医院的关怀和爱护。 “王宏梅身上所展现的博爱、踏实、对技术和知识的不懈追求以及坚韧的性格,代表了当代护士的时代特性!”偃师市人民医院院长马怀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