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巧手移除患者腹腔内巨大肿物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白 鹏 张艺丹
想象一下,直径约40厘米的肿物留存盆腔内是什么样的感受? 近日,巩义市人民医院妇科病区收治一名肚大如鼓、表情痛苦、看着像怀孕7个月左右的47岁女患者。经过检查,医生考虑患者盆腹腔内篮球般大小的肿物为子宫多发肌瘤,必须手术治疗。 鉴于肿瘤巨大,且位置特殊,病情复杂,该院医务科第一时间组织妇科、普外科、周围血管介入外科及CT室进行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了缜密的治疗计划。 接诊的巩义市人民医院妇科病区主任王艳蕊术后回忆说:“当时,患者子宫和双侧卵巢外观正常,所以考虑肿物不是单纯的子宫肌瘤。我们随即通知普外科及CT室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讨论手术方案、手术风险及出现危险情况时的抢救措施。” 快速有序地进行完相关检查后,手术正式开始。“开腹后,情况出乎意料,很复杂,肿瘤表面有大网膜,且患者大网膜血管怒张。切掉肿瘤时不能触碰大网膜,一旦损伤大网膜就会引起无法控制的出血,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这让与王艳蕊联合手术的普外科主任闫文举颇感棘手。于是,他们立即采用第二套手术方案。此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患者家属在手术室外得知情况之后非常担心,犹豫是否要继续手术。该院医务科科长贺新霞、副科长王庆涛,纪检监察室主任刘学义等与家属多次进行沟通,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手术室内气氛紧张。在该院手术室副主任李鹏飞的配合下,医生探查盆腔,见到巨大肿物(重达6公斤)。在手术过程中,该院周围血管介入科、CT室等多个学科的主任随时待命,以防术中出现意外。 2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出血量仅400毫升。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此次手术的成功有赖于多学科联合诊疗。患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专科,而单一的专科难以全面诊断病情。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该院经常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规范化诊疗方案,术前反复会诊,制定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