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洛阳东方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再树高标 弘扬时代精神 打造“百年东方”
“洛阳正骨”为107岁老人行股骨头置换术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为老人送上文化大餐
嵩县卫生监督中心 嵩县新华医院 深入农村慰问老党员
急诊人员下到四米深沟救人
“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1
11 1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来自高级卒中中心洛阳市中心医院的报道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路书斋 段智慧/文  卢俊喆/图

神经内科专家马聪敏、韩月珍耐心接待前来筛查的老人

 

神经内镜手术进行中

 

为乡村医生讲解脑卒中筛查要点

 

高级卒中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连日来,在洛阳市中心医院,习近平总书记这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话语,被医务人员写在了纸上、刻在了心里、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正在绘制《洛阳市溶栓地图》的神经内科主任马聪敏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办公室主任宋彬彬,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诚哉斯言。作为2009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国家级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之一,洛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就被中国卒中学会授予规范化卒中中心(河南省仅有3家);2016年,又获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规范筛查示范基地,院长李亚伟被评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作先进个人;今年5月,该院脑卒中防治工作再攀新高峰,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联合授予“高级卒中中心”称号。
    “构建防控体系,成为技术标杆”
    “为什么要重视脑卒中?它的危害有多大?”马聪敏说,据2008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以22.45%的死亡率位列我国居民疾病致死原因的第一位,呈现出“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据估算,我国县级以上医院每年脑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20亿元,间接费用高达400亿元以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卒中大国”,脑血管疾病已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构建防控体系,成为技术标杆!”宋彬彬说。洛阳市中心医院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强调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长李亚伟直接督导,依托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工作,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同时,该院积极实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积极构建洛阳市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大力向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推广脑卒中防治新技术、新思路,建立多学科诊治新模式,在大力开展脑卒中防控、健康促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只有把高危人群筛查出来,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因此脑卒中初筛技术至关重要。洛阳市中心医院脑卒中的初筛技术——TCD(经颅多普勒)联合颈部血管彩超筛查技术是河南省技术标杆,全国知名。前来进修的大夫除了有省内的,云南、内蒙古等十几个地区的省级医院、三甲医院也派人前来进修、参观、学习。
    从2017年6月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于卒中基地医院进行综合排名和核心技术单项排名:洛阳市中心医院在全国300余家基地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中,最高位于第17位。其中,动脉桥接取栓位列第4名,颈动脉内膜剥脱位列第10名,静脉溶栓位列第12名。
    宋彬彬介绍,在洛阳市中心医院,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创建先进的脑卒中防治平台,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院前急救、住院治疗(药物、手术、介入及康复治疗)、整体护理、健康宣教、社区医疗与康复等从院前急救到住院治疗,再到社区康复、二级预防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诊疗“一站式”服务。尤其是卒中数据库的建立,为脑卒中的筛查、防治、康复、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和便利,从而实现了脑卒中管理的实时化、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无缝式”连续化管理,进一步促进脑卒中的规范化防治,提高脑卒中的诊疗水平,有利于向大众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最终达到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的目的。
    预防为主,宣教先行。近年来,洛阳市中心医院曾多次通过电视、报刊、网络进行脑卒中防治的宣传,举行讲座几十次,发放宣传册5万本,宣教人群几十万人次,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布置的免费脑卒中筛查共4万余人。目前,栾川县人民医院、洛宁县人民医院、嵩县人民医院、伊川县人民医院作为洛阳市中心医院的协作医院,已成为洛阳市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的中坚力量,通过筛查基地医院-县协作医院-基层医疗单位区域网络平台建设,以及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实现了区域联动、双向转诊;栾川县天晴医院、开源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等20余家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携手把脑卒中防治工作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防控策略落到了实处。
    “时间就是大脑,我们众志成城”
    “时间就是大脑,我们众志成城!”马聪敏说。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洛阳市中心医院开辟脑卒中急诊绿色快速通道,急诊科、神经内科、介入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合作,为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达急诊室至开始静脉溶栓的平均时间小于45分钟,低于国际标准的60分钟。
    具体来说,就是一旦疑似脑卒中的患者送进医院,由急诊医生初步判断后,会立即安排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启动救治方案。所有相关科室人员待命,若患者经检查有溶栓治疗可能,医务人员会立即为患者进行溶栓等治疗。从入院检查到治疗,根据脑卒中患者病情,一般不超过一小时。
    我们了解到,为了使绿色通道这一服务模式进一步为脑卒中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取得最佳救治效果,洛阳市中心医院还进一步优化了绿色通道流程,包括:脑卒中绿色通道规范化救治、脑卒中绿色通道专用规章制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评估制度、脑卒中绿色通道全员宣教制度等。其中,急性脑卒中患者抵达急诊至卒中团队接诊时间小于10分钟;在急诊室建立静脉双通道,减少进入导管室准备时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达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小于60分钟;加盖脑卒中绿色通道专用章的检查单由临床服务中心专人紧急送往各相关科室,急诊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时间小于25分钟(患者到院到CT完成),检验科45分钟内出具全血细胞计数、快速凝血试验,血生化检查结果;多模式血流重建救治方式: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及血管成形术,以期达到最佳救治效果。
    联合查房,多学科协作诊疗。洛阳市中心医院规定,对于脑血管病急危重症患者、需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入院7天内未确诊者、涉及多脏器严重病理生理异常者、涉及重大手术治疗者、高龄合并多学科基础病者等,必须发挥多学科综合力量,通过多学科联合查房和协作诊疗,有力推动了脑卒中防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科研环境,形成了学科特色。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马聪敏说。今年,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既往开展较少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提供了大量适宜手术治疗的病例,手术例数和手术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以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为例,如果患有颈动脉重度狭窄(>60%)、同时既往有“小中风”或脑梗死病史且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风险较大时,就有行支架植入术的指征。但即便患者之前无任何症状,如果颈动脉狭窄程度>80%且内膜剥脱术风险较大时或内膜剥脱术后出现再次狭窄等,均属于支架植入术的指征,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