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医院风采
   第4版:健康专题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9版:郑大二附院特刊
   第10版:郑大二附院特刊
   第11版:郑大二附院特刊
   第12版:郑大二附院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探讨
自豪地坚守
“心药”医“心病”
卫生所建设中的感动
午夜出诊
忆赤脚医生
农夫渔樵亦为师
中药谜语
1
11 1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自豪地坚守
 

  新郑市和庄镇穆庄村卫生室 穆东兴
  选择自己所中意的,坚持自己所选择的。

  这天下午,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后,我独自坐在窗前,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思绪万千。掐指算来,我已行医20载,由一个热血沸腾的小伙,变成了渐染华发的中年人。
  20多年前,我带着梦想和家人的嘱托走进了医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毕业后,我和所有的医学生一样,在医院实习。实习一年后,我来到镇上一家颇有名气的私立医院工作。当时有一位同事叫根喜,在部队里当过卫生员,退伍后经人介绍来到这家医院。我们在一起工作了3年多,经常一起去爬始祖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将来开办一个属于自己的诊所,穿着洁白的工作衣,在宽敞明亮的诊室里工作。
  值得欣慰的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1995年,我开办了小连楼卫生所,承担小连楼村的疾病诊疗、公共卫生等工作。为了改变小连楼村多年来缺医少药的局面,我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很快与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村里的公共卫生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面对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精神上的寂寞、经济收入上的差距,让很多同行动摇了。而立之年,看着身边学医的同学大多弃医从事其他行业,生活悠然自得,有时我也很羡慕他们。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好多人劝我转行。但看着一个个登门求医的患者,充满信任的目光,我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我的前任说过,干乡村医生这一行,尤其是年轻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2004年7月22日,我和数十名新郑老乡来到郑州,接受为期7个月的农村基层医生培训。30多岁的我重新坐到课堂里,钻进了书的海洋。要学习,诊所就要关门,同时还要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经济上的困顿让我举步维艰。古人云,有一得必有一失。我痛下决心,破釜沉舟,于2006年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如今,我在家乡村西头建了一个有着两层小楼的卫生室。卫生室四室分开,地板砖光可照人,沙发、电脑、电话、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我常想,没有宽松的行医环境,我们乡村医生的路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平坦。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能不自豪吗?人生虽然短暂,但是学医之路没有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