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卫生文化
   第5版:疾控一线
   第6版:人物彩照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综合文摘
 
第5版:疾控一线
 上一版    下一版  
集合经验促防治
中国新闻社——北京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新快报》——广东手足口病发病下降两成
《生命时报》——家长也会传染手足口病
《新民晚报》——游泳消暑莫忘手足口病防控
1
11 1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集合经验促防治
 


——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陈琳君  李伟强

     今年以来,河南各地相继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随着夏季的来临,手足口病的防治受到了群众更为广泛的关注。儿童的健康牵挂着社会各界的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魔,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全力以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科学防疫、精心救治、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积累了手足口病预防治疗的新经验。这些经验,在卫生部7月13日在河南召开的手足口病防控现场工作会上受到一致认可与好评。

    医护人员向患儿家属提供疫病防治咨询服务,严防手足口病发生。

农村卫生所的手足口病防治宣传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以来,全省将手足口病的防治作为2010年卫生工作的重点来抓,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并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各项防控工作已有序展开。”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玮告诉记者,面对疫情形势和防治工作的压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提前谋划、及早安排,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政府领导、卫生部门牵头、各部门协作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儿童健康重于泰山
    据了解,我省在认真总结过去两年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目前通过健全机制、全员培训、实战演练、体系建设等形式,不断完善防治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医疗救治体系方面,去年以来共投入1.97亿元,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儿童重病监护病房,完善了小儿传染病救治体系。
    在技术保障方面,省卫生部门完成了各级各类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对重症病例的识别能力、救治能力、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建立了省级专家巡诊、会诊制度,指导患儿和家长做好防护隔离,指导疫点、疫区进行消毒处理。
    对于如何防控,黄玮说,省卫生厅要求各地坚持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每周疫情分析制度,同时还要坚持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定点救治、重症集中救治和省级专家巡回指导制度。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高重症病人发现率和救治成功率。此外,根据疫情分布区域、发病特点,全省建立了多个监测点,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疫情变化,科学研判疫情,及早采取措施,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暴发苗头或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要立即启动相关预案。
    郑州市为抓好危重病例医疗救治,努力防止死亡病例发生,指定了郑州市儿童医院等8家医院为市区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25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发热疱疹门诊。明确了手足口病患儿就诊流程,做到定点集中收治并认真落实“三专四严”制度。着力加强在重症患儿医疗救治方面建立的手足口病患儿救治工作协调机制。由于准备充分、救治科学,目前,尚未发现本地死亡病例。
    记者在济源市了解到,该市严格按照“政府组织、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调”的原则,围绕防控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了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等综合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疾病防控意识,进一步规范生活行为习惯,有效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
    卫生部门重点加强了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严格疫情报告,认真做好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教育部门重点抓好学校环境卫生整治,落实晨检制度;宣传部门及时组织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预防手足口病;公安、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都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抓好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预防宣传丰富多彩
    焦作市对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加大了力度,严防疫情聚集性暴发、区域性蔓延。沁阳市更是要求村医生必须每天同3岁以下儿童见面,经常同儿童家长见面,同时畅通救治通道。为确保每一例患儿都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对困难患儿实行了先救治再缴费;同时出台文件,提高了新农合报销比例,将重症患儿住院费用提高30个百分点,对仍然困难的患儿家庭,由民政部门给以医疗救助。博爱县政府还对每个患儿家庭给以1000元的补助。
    在焦作一幼儿园内,记者拿到了一份该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的材料。其中包括做好晨检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对教职工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培训、合理制订幼儿每周平衡营养带量食谱等,可谓面面俱到。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其他幼儿园也普遍采用这些措施预防手足口病。
    在手足口病肆虐的当前,缘何该幼儿园能保持“一方净土”?
    幼儿园的教职工告诉记者,秘密是:为了预防一年四季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他们每月为幼儿及教师熬制中药汤剂,口服1周,主要以清热解毒、抗病毒药物为主。
    据悉,该幼儿园近两年非常重视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在每年传染病高发期,每个月给幼儿连续服用1周的中药汤剂,同时用板蓝根加醋盐水让幼儿晨起漱口。
    早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开展之初,焦作市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作用和宣传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的紧急通知》并提出了四项要求,一是要求各级中医机构和中医药人员积极参与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中。二是迅速开展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知识培训工作。三是拟定防治方案,统一防治措施,提高防病效率。四是认真开展宣传和预防工作,积极主动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中医药的防病知识。焦作市卫生局还筹集20万元经费,根据中药服用情况和绩效考核情况,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今年工作开展良好的县、区和单位进行奖励。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约10万人次通过口服中药预防手足口病,中医药预防手足口病工作正在深入开展。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积极作好预防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他们深入社区、农村让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帮助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手足口等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中原区卫生局印制了宣传单页及《告家长书》共计10万份,通过区教体局、辖区医疗机构及镇办等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宣传及发放。同时制定了《中原区疾控中心托幼机构及学校督导意见书》、《中原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因病停课通知》和《情况通报送达记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在濮阳市,卫生专干进驻学校,手足口病实现了“群防群治”。卫生专干就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现场处置、预防措施、如何洗手、场所消毒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现场解疑答惑。同时,培训对学员的日常工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派驻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驻派驻学校,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对在派驻期间,工作消积怠慢,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全力以赴护花蕾
    面对手足口病疫魔,广大卫生工作者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再次用爱心点燃希望,用真情温暖心灵。
   “救治手足口病患儿只要治疗规范、护理精心,疗效一般都很好。”郑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段红宝说,“不仅如此,我们还制定好了预案,在技术、人员和物资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该院,记者看到,医护人员都是脚步匆匆。在病区走廊,她们正忙着拖地、清理废弃物品;在病房,她们正忙着为小患者诊疗、送药、换衣服;在重症病房,她们睁大了双眼,日夜守护着患儿。
    在洛阳洛龙区关林镇南王村卫生所,医务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把手口足病防治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给村里的每一个适龄儿童建立了健康档案,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动态;同时给每户发放一本关于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册,每一星期要把有儿童的家长集中到村委会,向他们讲解防治手口足病的有关知识,加强群众的卫生意识,使全村上下都有防范手口足病的意识,坚决把手口足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该村幼儿园,记者同样看到了整洁、卫生的床铺和消毒设备齐全的后厨。
    “目前正值传染病高发时节,很多地方再次出现手足口病疫情。”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任献青博士认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发展一定要做到预防、治疗相结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预防手足口病尤其要注意“病从口入”。
    任献青介绍说:“目前手足口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手段。”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一般情况下症状并不严重,但必须高度警惕和及早发现重症病例。他提醒家长,要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特点有所了解;一定要把好卫生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病从口入;预防手足口病,必须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儿童是含苞欲放的花蕾,作为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做爱花人,更要做护花人!”
    黄玮说,在困境和灾难面前,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有力的领导、正确的决策、务实的措施、坚定的行动,让广大群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久前,河南省卫生厅又下发特急通知,将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米力农、磷酸肌酸钠等3种手足口病重症救治所必需的药品纳入新农合报销补偿范围,使重症患者又多了一道生命的保障。

【相关链接】
河南有效遏制手足口病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卫生厅获悉,截至7月11日,2010年河南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比去年同期下降3%。河南省日报告手足口病例数由4月份的800例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0例左右。
    据省卫生厅新闻办主任周勇介绍,今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呈现发病早、来势猛、持续高发的态势,全省各级各部门及早部署,全力救治,防止疫情聚集性暴发和区域性蔓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周勇说:“今年以来,河南省将手足口病防治作为2010年卫生工作中的重点来抓,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同时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从而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高两低’,也就是‘提高重症发现率、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阶段性目标。”  据周勇介绍,河南省自去年以来共投入1.97亿元,完善了小儿传染病救治体系,为提高重症患儿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供了物质保障。另外,河南还完成了各级各类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对重症病例的识别能力、救治能力、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河南省坚持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每日、每周疫情分析制度,坚持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定点救治、重症集中救治和省级专家巡回指导制度,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高了重症病人发现率和救治成功率。为提高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发现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河南省要求各地实施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检查。凡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