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主任解邦杰的种植牙事业
通讯员  张琳娜
    解邦杰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主任,国际种植学会(ITI)委员,河南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及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组成员。在河南率先开展上颌窦提升、下颌神经游离、颌骨牵引成骨等复杂牙种植技术,先后为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患者成功进行种植,被称为“河南种牙第一人”。
    2008年初春,绿城郑州国际种植牙高级学术交流会上,国内外名家云集。
    只见一名身穿军装的医生,神情从容地走上讲台,其专业的视角、生动的表述、精彩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他,就是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主任解邦杰。
A灵巧的手
    这双手,和常人之手并无差异,可一旦放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它所展现出来的美是那样的赏心悦目。
    前年秋天,一位20多岁的女青年因车祸导致下颌挤压变形,需手术切开复位。若按常规手术,难免会在面部留下难看的疤痕,影响容貌。经过深思熟虑后,解邦杰为患者制订了一套详细的手术方案。只见他镇定自若地走上手术台,一双手犹如翩翩蝴蝶,动作娴熟,切开、结扎、冲洗、缝合……两个小时过后,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术后经过精心治疗,女青年脸上没有留下任何疤痕和畸形。出院时,她紧紧拉着解邦杰的手说:“是您给了我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心啊!”
    台上一分钟,台下百日功。为了练就精湛的技艺,解邦杰曾在鸡蛋上练过“身手”。他买回来一筐生鸡蛋,手持刀片,轻轻地将鸡壳剔除,一直练到不破坏鸡壳和蛋清之间的那层薄膜为止。在一次国际种植牙交流会议上,他的这一“经验”被许多口腔专家推崇。
    正是靠着这种韧劲,解邦杰练就了令外科医生艳羡的一双灵巧的手。这双手,实施了河南省内首例种植牙手术;这双手,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这双手,撰写近30篇论文,在全国、省级杂志发表,在学术会上交流;这双手,先后完成手术上万台,且无一例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
B滚烫的心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解邦杰是一个技术精湛、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科室领导;而在病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令人信赖的朋友和亲人。从医几十年来,解邦杰总是竭力为病人服务,想方设法减轻他们的痛苦和负担。
    50多岁的老郭家在河南方城县农村,几年前,他有颗牙齿出现了松动,此后不久,满嘴牙齿松的松、掉的掉。无奈之下,家人东挪西凑,最后连耕牛都卖了,好不容易筹集了一些医药费,陪他到省城治病。
    解邦杰接诊后决定采取种植牙进行修复。知道老郭的家庭情况后,解邦杰主动向医院请示汇报,最终为他免除治疗、护理等费用近5000元。
    做完手术,解邦杰对老郭说:“到时候,别说吃一顿豆腐,就是啃骨头都没问题。”听了解邦杰的解释,老郭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无论工作有多忙,科室任务有多重,解邦杰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军医,为部队服务才是自己的根本职责所在。因此,他始终心系部队官兵,每年都要下基层部队巡诊。部队官兵来科室检查和治疗,他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
C美丽的梦
    20多年的诊疗经历中,解邦杰见过各种各样的口腔疾病,但见得越多,他越担忧:牙齿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但人们对其却所知甚少,更谈不上保护。
    解邦杰说,如今,对牙齿的重视已成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种标志。在很多发达国家,年度体检包括对牙齿的检查,美军甚至把牙医配到了连队,在潜艇上也装有牙科椅。
    在口腔医疗界有这样的说法,评价一名牙医技术的好坏,就是看你的本事是保牙还是拔牙。对那些实在保不住的牙齿,目前也有办法将牙种植在牙床上。
    解邦杰从1996年就开始接触种植牙,把当时这项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带入医院、带到河南。在他的种植牙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83岁的老太太,一次种植了两颗牙,成活率100%;种植最多的是一位韩国人,种的8颗牙全部成活。
    解邦杰说,他希望人人都重视口腔卫生,个个都拥有一口好牙,因为这是他作为一名口腔医生最美丽的梦想!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为方便参合农民朋友就医和报销,我院已与郑州市签订了新农合出院直补协议,凡郑州市参合农民在我院就医出院时可享受新农合直接报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