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河南“利剑封喉”控制药占比 |
| |
本报记者 胡晓军 乔当归 通讯员 杨兴群 闫 昆 患者看病的钱,不该花的每一分钱都要严守。为切实给患者节省看病费用,河南省各家医院严格控制药占比,可谓办法多多。 周口市中心医院: 药占比超标科主任免职 在周口市中心医院,记者了解到,该院紧紧抓住药占比、住院患者年度平均药费、医疗服务费增长比率三条“红色警戒线”,要求临床科室不得突破,问题严重的将撤销科主任职务。 据悉,每月5日前,该院都要统计内科、外科、门诊各个科室的处方,监察临床用药比率。对超出医院调整后规定药品比率的科室,除按医院原规定处罚外,还给予该科室主任超出部分药品总收入的10%罚款,并通报批评;连续2个月超出医院规定比率,给予科主任超出部分药品总收入的15%罚款;连续3个月超出者,免除科主任职务。目前,该院药占比平均降到了40%左右。为确保药占比不超“红色警戒线”,该院制定了多项措施:监察室每季度为单品种药品用药总量排序,实施公示前10名药品及供应商并及时淘汰制度;内部通报并“诫勉谈话”上“黑名单”的10名医师;通过行政总查房、每季度质量管理检查及每月处方、医嘱点评,对严重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公示;每季度进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对抗菌药物分级权限进行控制。同时,该院还在增加收治患者数、提高床位周转率上下功夫。 南召县人民医院: 严控药占比偏高 南召县人民医院针对前段曾一度出现药占比偏高问题,果断整改,严格控制。 据介绍,该院高度重视,首先成立以院长张庆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贯彻、检查、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即:加强各职能科室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经常性的检查制度;每周对门诊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每月对各科室进行排名,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惩罚,各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强力推行临床路径实施,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奖惩制度;住院费用按本年第一季度平均指数降5%。同时,该院出台严厉惩罚措施,即每超过指标1%罚500元(由科主任和医生承担),超5%者每超1%罚1000元;要求各科主任负责统计到人,并把统计结果每月报医务科和院纪检组。对药占比排名前5位者进行诫勉谈话;年度达到两次者暂停执业资格1个月;达3次者暂停3个月执业资格,撤消行政职务;达5次者给予辞退;情节特别严重者,给予党政纪处分,直至司法处理。 南阳市二院: 药占比4年走势“低迷” 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占比连续4年走势“低迷”,一直控制在45%以下,自费药品占药品费用的比例也连续多年控制在10%以下。仅以今年1~5月为例,全院药占比低于40%。 记者获悉,该院早在2006年就明确规范各科的药占比和患者自费药品的总费用比,一般内科系统不大于50%,外科系统不大于30%;严格督查,医务科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围绕合理用药环节进行督查,药剂科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并落实到对科室和个人的奖惩;实行药品监控制度,药事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就高价位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价格等,对医师个人、科室进行排序,加强对各科药品使用的督查和分析;严格执行《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和《医保、新农合药品目录》,组织人员定期查房,监督指导临床医师及科室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保证患者报销比例最大化;实行药品比例核算,严格控制医疗总费用,对于超药品比例的费用每季度按20%扣罚科室效益工资,并与科室负责人的职务奖挂钩;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例,每月统计自费药品的使用情况,超比例的费用按30%扣罚科室效益工资;实行单病种限价,实施有效的临床路径,为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及最为合理的收费,有效控制药占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