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开工之际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施莉娅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莅临医院调研中医工作

相关领导参加奠基仪式

硕士生导师、名医“张三付”为德国友人诊治

技术比武造就了大批护理能手

爱心义诊

医院大门

洛阳国医堂

新大楼效果图
2010年6月26日,注定成为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振翅腾飞的新起点! 这一天,该院综合病房楼正式开工!这座地下1层、地上20层,层高78米,建筑面积达36619.4平方米的现代化病房大楼,不仅是该院作为三级中医院,凸显强劲发展活力、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具体体现,更是该院改善硬件环境,服务百姓健康的真实写照! 这座高耸入云的大楼,将把先进完善的配套设施、优雅别致的绿化景观、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科学合理的病房布局,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建成,将实现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新发展、新跨越,将大大缓解患者在这里的住院难问题,将为洛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 风雨历程 勇于挑战铸造辉煌 “内强管理,突出特色;外树形象,实现跨越。”院长张善举用短短16个字,归纳出了洛阳市第二中医院与时俱进的发展方针。在这个战略的指引下,医院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功迈过一个个坎坷,一次次脱颖而出,吸引了业内外关注的目光! 1978年,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的前身——河南省中医院诞生,是全省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 1986年,行政区调整规划时,医院正式更名为洛阳市第二中医院,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成为豫西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2002年,医院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医院荣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 2005年,医院荣获洛阳市“廉医、诚信、为民”医院称号。 2009年,医院通过了“三级”中医院的评审。 目前,洛阳市第二中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肾病科、儿科、皮肤科、疼痛科、脉管炎科、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口腔科等特色专科门诊20多个。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肿瘤科、肛肠科、康复科、骨伤科等9个病区;拥有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1个市级重点专病专科(肾病科),2个特色专科(肛肠病科、皮肤病科);拥有高级职称40余人,中级职称80余人。同时也是洛阳市首批医保定点医院,市新农合定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 悬壶济世 荟萃名医普度众生 “仁术中和,大医精诚。”谈起该院的核心价值观,院长张善举解释,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在于使中医药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使广大患者在这里享受到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 围绕着核心价值观,医院首创洛阳“国医堂”,一方面广结善缘,邀请全市名老中医坐堂应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努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并且将“国医堂”明确定位为:成就名医的摇篮,名医服务群众的平台,病人寻求名医的直通车。 现如今,国医堂内设有9间诊室,10多位古代名医画像悬挂其间,中医文化氛围浓郁,近30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名老中医坐堂应诊。现在,就让我们细数一下在此坐诊的名老中医吧! 主任医师乔保均教授,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他从医60余载,长期致力于疑难杂症的研究,被誉为“豫西中医界之泰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中医药专家”。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张善举,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被广大患者誉称为“张三付”,曾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获得科技进步奖2项。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贾燕平,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洛阳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市优秀专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呼吸病。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韩冠先,河南省政协委员、省名中医、洛阳市“十佳医生”、市优秀专家,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疾病及风湿类疾病。 中医妇科主任医师王东巧,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等,尤其对崩漏、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的诊治颇有造诣。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吴燕燕,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结石病。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袁保卿,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 医院还拥有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肾病专家吕宏升,原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于遂罗、宁长河,肛肠科主任赵大方,心内科主任马爱萍,康复中心主任朱晓红,肿瘤科主任李自强等一大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中医大家。 “国医堂”于2008年10月1日开堂应诊,病人络绎不绝,凡来院检查指导的上级领导都要到“国医堂”看一看,她已经成为该院的一张名片。 融汇中西 重点专科问鼎前沿 “佑护中华五千年,健康人类每一天”是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的办院宗旨。在以院长张善举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医院一手抓中医特色,一手抓中西医结合优势,融合中西医之所长,搞好专科专病建设,“专”字为先,稳定发展。 脑病专科 是豫西地区规模较大的中医脑病专业病区,为洛阳市和河南省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该科以中医传统技术的发展和继承为主导,引进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接触溶栓治疗脑梗死等新技术,运用系列专药、针灸疗法、推拿导引、中药导入、康复训练等特色疗法提高中医药疗效。优化并总结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眩晕病症的诊疗手法,使之更加符合临床需求,更加科学合理。 肾病专科 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高、精、尖技术,锤炼出了行之有效的系列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上强调突出中医辨证,主张因人、因时、因病、因证而异;从循证医学出发,注重循证治疗;通过采用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结肠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针灸、熏蒸等综合治疗方法,提高了肾病的治疗效果。 肛肠专科 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融传统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一体,在豫西地区乃至全省都享有盛誉,独创了“开窗留桥治疗复杂肛瘘”、“挂线松解修补术治疗便秘”等多种治疗方法,对复杂性肛瘘和直肠疾病疗效显著,配合生肌玉红膏、洗痔散等专科中药制剂,不仅疗程短,伤口愈合快,而且花费少,痛苦小。 肿瘤专科 采用中药增敏化疗、免疫调节、生物修饰三位一体的治疗手段,对各类肿瘤、白血病、淋巴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中西药结合的持续镇痛疗法,大大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研制的“扶正抗癌胶囊”,广泛用于中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 骨伤专科 采用射频控温热凝法、臭氧介入法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手术,无创伤,无痛苦,深受患者好评。 医者仁心 精品服务和谐发展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四个立足”的支撑。哪“四个立足”?院长张善举向记者娓娓道来:立足于优质服务、立足于医疗水平、立足于创新经营、立足于品牌效应。而在这“四个立足”中,优质服务首当其冲。 “第二中医院,洛阳国医堂,天天有名医,假日不休息”。每到下班时间,国医堂内仍是人头攒动,无法闭堂。为保护名老专家的身体健康,医院不得已采取了限号措施。然而为了满足百姓看名医的需要,将优质服务落到实处,医院院长、国医堂主任、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张善举首先表态:“即便我的坐诊日在大年初一,我也将按时进堂应诊!”他的话得到了国医堂所有专家的一致响应,大家纷纷主动放弃节假日,坚持坐堂应诊,使“天天有名医,假日不休息”落到了实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百姓“求医”的愿望。 近年来,医院还一直积极探索,努力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并按照“三级”医院的硬件要求,积极引进现代化诊疗设备。在拥有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B超机、胃肠镜、言语吞咽诊治仪、中药熏蒸机、呼吸机、麻醉机及血液透析机等上百台(件)现代化检查治疗设备的基础上,2009年,通过招标,医院又新购B超机1台、血液透析机4台、数字X光机(CR)设备1套、腹腔镜1台。这些设备为提高诊断符合率提供了保障,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看病费用,同时也为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如果把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看作是一个人的话,30多岁的他犹如上午的太阳,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今天的他,已经在行业中取得了夺目的成绩,获得了百姓的一致赞誉。 然而,院长张善举却并不满足,他说,30多年风雨兼程,医院所走的每一步,都只是成长中的一个“逗号”。 这是一种自勉、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清醒的认识。他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的发展志向:要着力打造一支中医特色突出,名老中医充分发挥作用、年轻中医不断涌现的团队,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高效、廉验的中医药服务;在不久的将来使医院成为全市闻名,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三级中医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有理由相信,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开工建设,必将成为该院发展的新起点,再次见证医院的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