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一名老中医的追求 |
| |
他,退休后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为党、为社会发挥余热; 他,平时朴素得令人心酸,可面对贫穷的乡亲,面对看不起病的患者,却总是慷慨解囊,甚至在76岁高龄时,倾其所有拿出30万元为家乡修路; 他,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一位老人对党的忠诚,感受到了—— 一名老中医的追求 本报记者 杜海燕 通讯员 郑 宏 一件衣服穿了许多年也舍不得扔掉,偶尔添一件外衣,就会觉得很奢侈;脚上的破皮鞋开了口子,补补接着穿;和老伴平时的伙食费每天不超过10元钱,有时一顿饭只吃俩馒头和一点咸菜就打发了……这样一个朴素得令人心酸的老人,面对贫穷的乡亲,面对看不起病的患者时,却总是慷慨解囊,让人感动。这位老人就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退休老专家王金榜。 这位78岁的老专家,退休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自费填沟扩路 造福父老乡亲 退休后的王金榜并没有就此安享晚年,虽然不是党员,他却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那是2008年5月的一天,在宜阳县白杨镇角底寨村,锣鼓喧天,全村800多名村民涌到村口,像过年一样高兴,他们是来庆贺“深沟回填和道路拓宽工程”第一期工程完工的。工程的发起者和投资者,就是王金榜。 角底寨村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道路只有2米宽,在道路的一边,还赫然存在着一条深约20米的大沟。这条深沟被村民们称为“夺命沟”,经常会有村民在此摔伤。深沟带来的灾难不仅如此——每年夏天汛期,从附近山坡上流下来的雨水汇集到这里,经常淹没大半个村子,严重威胁着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看到这些,王金榜的心里特别难受,他决定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拓宽道路,填平深沟。 王金榜这一想法,得到了老伴和6个子女的支持。他倾其所有开始实施“深沟回填和道路拓宽工程”,不但出钱,而且出力,和村民们一起挥锹铲土,而老伴阮金娥,则在施工现场担当起临时会计。 两年时间,土方、石头、水泥等工料和其他各种费用,就已经花了近30万元。 自己花钱为村里填沟扩路,王金榜究竟是图个啥呢?好多人想不通,王金榜说,看着乡亲没路走,年年遭受深沟的危害,他心里感到特别难受:“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个事情做成,让乡亲们都受益。活一天,我就要干一天,沟一日不平,我死不瞑目!” (下转第二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