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洛阳市中心医院建院6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路书斋 6月是收获的季节,麦熟杏黄,喜悦处处。 在古都洛阳,最喜悦的当属市中心医院的同志们——60年院庆,千余人同喜。实习护士小王给母亲发短信说:“妈,我感到路边的梧桐叶子都在悄声传语,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手指飞舞,小王一连发了3遍。 院长李亚伟对记者说,医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6月的中南军区第四预备医院。60年来,医院由初始的几间旧兵营,百十号工作人员,发展成为今天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共拥有临床科室44个,医技科室78个,年门、急诊量达到45.8万人次,年住院病人量达到2.8万人次,年手术量近9000例,开放床位1456张,固定总资产比1984年增加80余倍。“所有这一切,都书写着几代人的薪火相传和创新求变,书写着中心医院人的骄傲和自豪!”李亚伟说。 38.9%的药占比例缘于严格的管理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不仅是医院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年初的会议上,院领导班子提出,首先是药占比要在43%的基础上再降! 全院以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作为主要控制目标,在中标品种的遴选方面,相同成分的药品,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在药品遴选会议上,随机抽选临床专家,保证选标的公正性。医院内部通过结合各科主要的常用品种,依据目标比例值,制定了各科年度目标比例,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管理,每周一次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该院药占比已降至38.9%。 动态监控,及时干预。医院每月一次,对全院医师的用药金额进行统计,结合每位医师的专业特点、管床人数、床位周转次数等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其用药金额变化的合理性,重点监督使用频度和人均使用金额。定期公布用药金额前十名的医师,对存在不合理因素的医师,监察部门会同医务科、药剂科与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纠正,连续两次谈话无效的医师暂停其处方权。对重点控制的药品,如三线抗菌药物,该院采取增加审批的方式,严格把关。医师确需使用价格昂贵的三线抗菌药物时,需填写书面申请,经过科室主任及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等部门层层审批后,才能到药房取出药品。 要降低药品费用,促进合理用药是关键。他们在药价稳步下降的情况下,以“医院质量管理年”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有效载体,在药事管理上,着重开展处方点评和病历督导活动,促进合理用药;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医师,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全院并进行经济处罚。2009年度,医院累计通报处罚百余人次,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作用。多年来持续和严格的督导,使全院医疗文书质量不断提高,大处方、过度用药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20余个重点、特色专科搭建发展平台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成“学科突出,技术精湛,特色明显,服务优良,设施先进,管理智能”的品牌医院——这是洛阳市中心医院人的共识。自2000年以来,这里的20余个重点、特色诊疗专科如雨后春笋,从弱到强、从强到精,成为支撑中心医院发展的坚强磐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医院通过自筹、引资、融资等多种渠道引进资金购买了包括日本东芝系列1.5T超导核磁共振仪、16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美国博士伦准分子激光治疗仪、X刀、全数字医科达直线加速器、ECT等各种大型现代化诊疗设备400余台件。目前,医院利用日元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及融资4000万元人民币购买的320排CT、高场磁共振、全数字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即将到位并投入使用。各种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为各项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更使医院的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如虎添翼。 记者了解到,在医院现有的1600余名职工中,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就达170余人,其中洛阳市优秀专家16人,医学博士、硕士140余人。医院还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接轨,广泛开展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合作,成立了洛阳市心脑血管病研究所、中俄洛阳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医院的心脏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内科为河南省特色专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妇科、消化内科为洛阳市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眼科、肿瘤科、泌尿外科等在豫西地区都享有较高声誉;眼科还聘请俄罗斯专家长期坐诊并开展手术。尤其令人称赞的是,这里的心外科引进博士、专家,开展的手术例数位居全省前列;生殖助孕中心圆了一个又一个不孕不育患者的求子之梦;位居医学前沿的生物治疗技术,也在这里落地生根,造福患者……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见证了医院60年的成长历程;一个个响当当的专科名称,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2009年,医院的门、急诊量达到45.8万人次,住院病人量达到2.8万人次,手术量近9000例! 目标100%——他们一直在努力 “检验我们服务工作的金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把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建立在人民群众对医务人员的满意之上。”院党委书记臧军现说。 实际工作中,他们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即教育到位、制度到位、监督到位、处罚到位;采取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理想和纪律教育,不断完善各种服务制度。《全员优质服务规范与处罚细则》等管理办法的实施,为规范诊疗行为、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了可靠保证。 在该院出院结算处,他们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消除病人住院时的顾虑,使调查结果更为真实和全面,及时将调查结果向全院通报,并与科室考核挂钩,严格奖惩。在门诊,由门诊值班主任和10个优质服务督导组负责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每周将满意度调查结果及病人提出的问题汇总上报院领导,并责成相关科室进行整改。医院还组织20余名职能科室中层干部,组成10个优质服务督导组,深入病房门诊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和不足,每周进行汇总、通报、处罚、整改;坚持每月开展让病人评选最满意的医生、护士活动,对评选出的前10名进行全院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通过健康咨询热线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征求出院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重视病人的意见和投诉,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该院坚持门诊值班主任席和院长接待日制度,热情接待病人投诉和建议,认真听取批评和意见,及时调查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医院2009年共接待34位来信来访病人,对于违反规定的1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应处罚。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注重奖惩结合,奖惩分明,奖惩及时,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违反纪律者的处理,雷厉风行,决不手软。 通过以上措施,医疗服务得到持续改善,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满意度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两个优质服务示范区带动辐射,医院贴心服务患者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统计显示,去年一年间,全院医务人员共拒收红包64次,金额4.1万余元,收到表扬信66封、锦旗49面,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7%以上。 “坚持每天改变一点就能不断进步” “坚持每天改变一点就能不断进步。”这是院长李亚伟常说的一句话。 2009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开展中层干部督导检查,每周对全院工作进行暗访,把病人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着力点。他们一是 “走出去”推广宣传,二是“请进来”听取意见。组织召开院外监督员座谈会,请外人“把脉”,聘专家“问诊”,促进医院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日臻完善,品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品牌是对未来的投资,而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精神动力。医院领导始终坚持培养先进的文化理念,通过开展党员义务岗、志愿者服务月、学术活动月、各种岗位培训及竞赛演讲等活动,培养广大员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他们的情操。 奉献爱心,担责公益。无论是在抗震救灾前线还是在各种危难面前,洛阳市中心医院人始终以大爱无疆、敢于担当的情怀书写着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胡大一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洛阳市中心医院服务站,为全市100名家庭困难的先心病患儿提供3000~5000元的医疗救助。爱心工程在该院实施以来,已成功治愈先心病患儿22名,减免治疗费近10万元。 我们相信,洛阳市中心医院人能够创造出硕果累累的昨天,就一定能够描绘出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正如院长李亚伟所说的,“坚持每天改变一点就能不断进步”。医院正朝着“数字化医院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低成本高效运营”的现代化目标扬帆启航,这一天指日可待!

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卫生部副部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协调工作小组组长马晓伟(中)莅院调研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中)关注医院发展

医院名誉院长胡大一为爱心志愿者授旗

团结进取的医院领导班子

生活护理真贴心,生日蜡烛送床前

誓言铮铮天使心

特教学校送爱心

无影灯下最专注

先进设备添虎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