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河南省职业病防治所更名为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之际—— 大视野:劳动者的健康屏障 本报记者 胡晓军 通讯员 赵 军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揭牌仪式现场。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建设中的医技楼和职工高层住宅楼。

职业与环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检测人员正在进行原子吸收试验。

河南省职业病医院专家在抢救急性中毒病人。
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 这一刻,走过38年历程的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焕发新容颜,从职业病防治所正式更名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这一刻,见证了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院)在改革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在劳动者职业病防治之路上奋力拼搏的光辉历程。 这一刻,过去5年间结下的累累硕果一一展示,连续多年被河南省卫生厅评为全省职业技术服务先进单位,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两个甲级资质续展双双现场通过卫生部专家的验评。 “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在护佑河南广大劳动者健康之路上,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院)的路越走越宽。 新思路,引领跨越发展 38年前,初出茅庐的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只不过有2栋简陋办公楼,固定资产不过几十万元。 如今,该院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超过4000万元,1.3万平方米和2.3万平方米病房大楼、职工住宅大楼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此外,该院还是全国同时具有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甲级资质、国家计量认证和毒理卫生、职业病临床诊断治疗能力的三大独立职业病防治机构之一,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该院以申报甲级资质为契机,以河南省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项目为龙头,通过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新增仪器设备200多台件,原子吸收仪、气相色普仪、细胞遗传工作站、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数字化体检车等一大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检测检验及职业病诊疗等仪器设备在这里安家落户,职业病防治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一跨越式发展,来之不易。 2006年,省职业病防治所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制定了建设全国一流职防机构这一目标,以“树立五个意识,构建五个机制,抓好五项工程,提高五种能力”为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以法治所、人才强所、质量立所、科技兴所”发展战略,主动开拓职业卫生服务市场,建立所、院、企战略合作关系,以创新的方法推进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发展。 首先是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执业能力的创新。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建立学习、考试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全所法律和业务考试,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统一安排举办的法律、标准的学习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测、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监护技术培训。”该院党委书记王平说。 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对当事人的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意识和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多次组织专家下企业、进社区,还与大中型企业、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针对当前职业病诊断难的问题,他们创新诊断方法,简化诊断程序,主动服务,建立了职业病诊断绿色通道,向企业、卫生、劳动、安监、工会等部门发出协助索取职业史证明的通知书,作为病人向这些部门索取帮助的“通行证”。由于服务周到,措施得力,该院医患关系和谐,床位使用率不断攀升,患者日均住院费用不足同级医院1/3,被患者誉为劳动者最放心的医院,被《郑州晚报》评为“省会最具特色十大优秀医院”。 其次是人才吸聚与培养上的创新。 记者了解到,该所将人才培养作为提升核心凝聚力的关键。以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为出发点,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多方位、多途径促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先后选送180多人次参加国家和河南省举办的各种资质培训、进修和国际交流活动。实施名人带动战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50多人次来院现场技术指导,其中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生教授、国家疾控中心邵强研究员和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研究员丁敏博士等还被聘任为技术顾问。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以及激励等机制,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及综合素质。同时,他们设立青年科研基金,每年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建立学术活动周制度,重奖科研成果获得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人才强院战略取得了累累硕果。几年来,该所在国家级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承担或者参加国家、省重点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已经完成的“生物样品中化学毒物快速鉴定技术研究”被张改平院士赞誉为可以冲刺国家大奖的重大项目。如今,该院拥有正、副高级专业人员4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4,为劳动者健康护航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新措施,编织健康防护网 职业病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一种人为疾病。因此,职业病的关键在预防。 多年来,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把职业病一级预防,也就是把职业病的源头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学依据。 同时,他们还承担着“职业病二级、三级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放射性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等工作;他们还是河南省唯一的职业病专科医院,担负着全省职业中毒、尘肺、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外科等职业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是国家卫生部确定的河南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 为此,该院从质量控制入手,建立了服务劳动者健康的质量保障体系。 该院成立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每个业务科室设置1~3名质量监督员,协助科室质量负责人对科室的检测、评价工作进行跟踪监督;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定期把各种检测、分析用仪器设备送往有资质的国家或省计量检定部门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 同时,该院还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列入到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范畴,从合同签订到资料归档全过程,每一个环节质量控制室都进行质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对各种评价报告(包括健康监护报告)在正式由国家级专家审查前,要抽取部分报告进行内部预审,预审未通过的报告不得进行正式审查,所有报告要经过国家级和外部专家审查,以保证提交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每一份报告保质保量。 由于狠抓质量不放松,该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健康监护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先后完成100余项国家和省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50余家企业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工作;100余家建设项目的选址、放射防护设计进行了初步审查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验收检测和防护效果评价;开展了100余个企业10余万人次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组织各种职业病诊断活动100多次,共诊治各类患者5万余人次。 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玉浩说,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职业危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危害事件时有发生。“作为全省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和职业卫生应急中心,几年来我们不断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积极参与和指导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并积极组织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项目建设,组建成立了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应急救援梯队和后备队,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了应急工作管理机制。” 据了解,几年来,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先后受省卫生厅的指派,无偿参加了30余起中毒事故和辐射事故的调查处理、中毒病人和受照射人员的救治工作,为维护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近年来,通过技术培训、资质认证、评价报告审查、现场指导、技术项目合作和接受咨询等方式,该院加强了对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先后协助省卫生厅建立完成职业病防治网络,完成了对全省80余个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证的现场技术评审;受卫生厅的委托,编制了河南省职业病防治规划和配套文件;加强对基层职业病防治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进行传、帮、带;组织筹办职业卫生专业技术培训会议30余个,培训各级各类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 新起点,谱写职防新篇章 这是一支昂扬向上、无私奉献的团队。 这是一支为了构筑劳动者健康第一道防线不断开拓创新的团队。 在职业病患者的口中,在建设单位的眼中,在业内同行们的赞叹中,有多少感人、难忘的场面至今仍被提起: 劳动卫生科的卫士们为了采集样品,获得数据,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常常加班加点,坚守在第一线的工作现场,坚守在矿井最深、最底处,钢厂高温溶炉前; 放射卫生科在全省各地、在千里之外的边疆,为了保护医疗卫生单位的同行免遭辐射之害,保障群众就医安全,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开展放射诊疗和核医学设备防护性能检测工作; 在新郑四乙基铅中毒病人、财专学生中毒的救治工作中,在濮阳汞超标事件的处理现场,职防专家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一住就是几十天,他们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连续作战不怕吃苦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着身边的人们;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人正以更名为契机,决心秉承38年积淀形成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自加压力、敢于超越的精神,乘着河南卫生事业大发展的东风,在新的起跑线上向着更加辉煌的目标冲刺。 他们以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职业病防治机构为目标,决心通过4年的努力,把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建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运行科学、管理规范、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化先进的文明单位,综合实力跨入国内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前三名,为河南职业病防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基础设施上,完成河南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项目建设和高层职工住宅楼建设,建设河南省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中心,使总建筑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职业病防治能力、卫生应急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人才培养上,培养1~3名在国内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著名专家,培养3~5名具有较高水平、在省内公共卫生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建起全省职业病省级技术培训中心; 在学科建设上,建设1~2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省级医学重点学科达到1~2个,建设所重点学科2个,每年确定青年科研基金5项左右; 在管理上,实施两翼(职业病临床和业务技术服务)带动战略;形成一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三所(劳动卫生与评价所、放射卫生与评价所、毒理与遗传研究所)、四中心(河南省职业健康检查中心、省医学整形美容研究中心、检测检验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的新格局。 面对新起点,王金河院长动容地说:“当前河南省卫生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卫生厅制定实施的‘五大工程’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今天,我们的更名就表明,厅党组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以更名为新的起点,始终紧紧围绕为保护人民健康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的‘三服务’思想,以优良的作风、优质的服务,与用人单位一道共同打造预防职业病的铜墙铁壁,为广大劳动者筑起健康屏障。”
祝贺单位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更名为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祝贺单位名单: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中国人类功效学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职业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企业分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江西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 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 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院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卫生厅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 河南省卫生监督所 河南省血液中心 河南省中医研究院 河南省直第一医院 河南省直第二医院 河南省卫生学校 医药卫生报社 河南省医学情报所 河南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河南省医学会 河南省红十字会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焦作煤业集团卫生处 濮阳油田卫生处 南阳油田卫生处 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 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平顶山市职业病防治所 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固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巩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