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健康知识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4版:健康知识
 上一版    下一版  
产前诊断 任重道远
老人头上长“角” 医学博士妙手摘除
探讨发病机理重症肌无力治疗获进展
体内小肿块长成巨大畸胎瘤
“借”来成功 “垫”高自己
河南省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成立
临床外科基本技术培训中心落户郑大一附院
1
11 1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借”来成功 “垫”高自己
 

——写在洛阳东方医院128层螺旋CT开机之际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严 焱

院长杨黎红在项目评估会上发言

项目评估签字仪式

    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抢抓机遇,一是“抢”,二是“抓”。不“抢”则钝,坐看机遇流失;不“抓”则退,与机遇失之交臂。
    思路决定出路。对于医院来说,“高、精、尖”就会有“高、保、真”,“高、精、尖”指设备、人才和技术;“高、保、真”指高水平、真功夫、保质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跨步“武装医院”,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医院的发展。
             ——洛阳东方医院院长杨黎红感言

    “128层,好家伙!”
    “听说还是外国贷款,了不起!”
    “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想到了;我们才刚刚想到的,他们已经做到了。佩服,发自内心地佩服!”
    连日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利用外资引进128层螺旋CT的消息,在河洛大地刮起了一股旋风。业内人士评价说,先进设备的成功引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诊断水平和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促进临床科研的蓬勃开展。当地一位长期关注医改进程的老干部说,这是医改的推动,应对的先声,患者的福音。
争分夺秒的必须
    “在时间就是生命的医院里,节省1秒钟,就意味着多1秒的生存希望”,洛阳东方医院院长杨黎红面对记者感慨而发。作为院长的首要任务,就是“武装医生”,让他们与高科技接轨、与高精尖同步,才能为挽救生命提供胜算。
    “治病救人,争分夺秒!”副院长赵为民说,身在医院多年,他和同事们对“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体会最为深刻。在医生眼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救命,就是和死神赛跑!“有了128层螺旋CT,我们会瞄得更准,胜得更有把握。”
    记者了解到,该院利用外资引进的这台西门子128层四维螺旋CT,是目前河南省首台128层四维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采集强、放射剂量小、心脏检查优等强大的技术优势,它对全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急诊医学、肿瘤诊断学等具有极好的影像诊断效果。
    “扫描速度达到0.30秒/圈,6秒钟完成心脏检查,十几秒钟内完成从头到脚的全身检查。”站在崭新的128层CT机前,杨黎红院长自豪而专业地说,它采用磁悬浮机架驱动技术及优化设计的零兆Straton球管,一次能够扫描200厘米的范围,可以让医生看到更多、更为精确的细节,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更新更好的影像检查平台,尤其在心脏检查方面具有当仁不让的强大技术优势。
    副院长赵为民接着说,该机适合全身各个部位检查,擅长心肌病、瓣膜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各种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对全身骨关节骨折、关节脱位、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等疾病,还可进行多种形式二维和三维重建,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更适于急症患者、小儿和体弱患者,不仅为挽救生命节约了时间,也大大节约了检查费用,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奥贷”、“德贷”的历程
    “128层CT的引进,只是‘奥贷’的一部分”,杨黎红院长介绍说,近年来,他们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00万欧元,先后购置更新了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数字胃肠机(数字化遥控多功能诊断系统)、麻醉机、C型臂高频X线机、腹腔镜、呼吸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等34台(套)进口医疗设备。
    除了“奥贷”,还有“德贷”。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7月起,该院又将目光瞄向了“德贷”,其全称为“德国促进性贷款”。2007年签署的《中德财政合作促进性贷款备忘录》明确,德国政府每年给予中国财政部1.2亿欧元的贷款额度,并已委托德国复兴银行进行文件的审核和批复。医院领导闻讯后,深感这又是一个机遇,如果“德贷”申请成功,必将极大地促进医院快速发展和实现新的跨越。
    外贷路崎岖,信念作支撑。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8年11月28日,经洛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东方医院申报利用德国促进性贷款1500万欧元(约折合人民币1.5亿元),用于扩建病房楼和购买医疗设备,由市财政出具二类外贷项目的担保函等。2010年3月8日至10日,项目评估会在洛阳如期召开,河南省财政厅、洛阳市政府、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经过为期3天的评估,双方正式签署了项目评估备忘录,为项目资金按计划到位和工程的顺利实施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1500万欧元,我们计划30%用于医院基建,其余为大楼附属固定资产及医疗设备购置。”杨黎红院长说,他们已决定建设一座高等级的综合病房楼。建成后,医院建筑总面积将达到7万平方米,开放病床900张,年住院病人将达到2万余人次,年门诊人数将达到60余万人次。目前,新综合病房楼建设规划方案已通过市规划局审批。
敢为人先的魂魄
    “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实在是因为发展必须。”杨黎红院长说,作为一家无任何财政补贴的国有公立医院,要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就必须解放思想,科学谋划,不等不靠,“借鸡生蛋、借梯上楼、借船出海”。
    记者了解到,该院前身中国第一拖拉机厂职工医院,是一所具有50余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2001年10月医院与企业分离,资产归属洛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一拖公司托管,运营模式为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剥离后的东方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不动摇,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稳步提升,住院病人量增幅达90%,门诊病人量增幅达147%,医疗收入增幅达108%,药占比下降9.2个百分点。该院在历年省、市行业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多次荣获“河南省医院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十佳医院”、“洛阳市廉医诚信为民医院”等荣誉称号。
    “尽管如此,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矛盾依然存在。”杨黎红院长说,一是医院现有的病床不能满足病人需要,多个科室时常处于加床状态,造成部分病人流失;二是现有医疗用房破旧拥挤条件差,影响病人治疗和休息;三是部分设备老化,设备技术参数落后,阻碍了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影响了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发展就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基于此,在申请外贷的过程中,院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外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现在好了,128层螺旋CT的引进就是先声。相信不久的将来,医院将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洛阳东方医院的明天会更美好!”杨黎红院长满怀信心地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