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疑似脑瘫 却是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
|
本报讯(通讯员 刘恒方 王晓辉)13岁的小患者董芳(化名),患上了“怪病”,辗转求医5年未能确诊。日前,郑大五附院神经内科的大夫诊断发现,董芳患的是极其罕见的多巴反应肌张力障碍。经对症治疗,董芳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 来诊时,患者双侧髋关节严重变形、双侧踝关节过伸、双侧腕关节过屈、双上肢及头部多发剧烈不自主运动;四肢肌肉僵直,各个部位的关节活动均不灵活;站立时向后倾倒,行走时身体前倾。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脑CT扫描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曾于多家省市级医院就诊,诊断分别为“脑瘫”“肝豆状核变性”,经长期对症治疗后效果较差。 患者入院后经郑大五附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刘恒方博士及专家组会诊,排除了“脑瘫”“肝豆状核变性”诊断,诊断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 DRD)经每天予美多巴25毫克,3天后症状明显减轻,六天后神经系统查体基本正常,目前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行动困难基本消失,行走距离恢复正常,经诊断符合出院标准,近日出院。 据悉,DR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锥体外系疾病,遗传分析认为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报道其患病率为1/200万。该病起病较早,从婴儿期到12岁均可发病。许多患儿首先表现为足部的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行走困难,运动迟缓。多数患者症状每日内有波动,晨轻暮重,休息或睡觉后减轻。病情进展缓慢,对小剂量的左旋多巴反应良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