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专版
   第4版:健康知识
 
第3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爱心无垠 行者无疆
1
11 1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爱心无垠 行者无疆
  ——安阳市中心血站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李新建

  2008年12月,安阳市中心血站再次为安阳市捧回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联合命名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牌。这已经是该血站连续第六次获此殊荣。安阳市中心血站也因此成为了安阳市唯一一家连续6次摘取国家部级桂冠的医疗卫生单位。
  荣誉是沉甸甸的,记录了安阳血站人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足迹,更承载了安阳血站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梦想。

质量之花 灿烂绽放

  2009年8月28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正式向安阳市中心血站颁发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安阳市中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了国家认可委的认证,成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获准认可机构之一。
  这在河南省采供血系统和安阳市的医疗卫生单位中属第一家,标志着该血站实验室已具备了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开展血液检验服务的技术能力,并具备了公正、科学和准确地为社会提供高信誉的服务的能力。
  “这是我们血站长期坚持在‘质量安全第一’理念下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安阳市中心血站站长张太江说,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血站实验室内部管理水平、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认证后,该血站不仅可以赢得广大献血者的信任,更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充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质量安全无小事!安阳市中心血站自1993年建站以来,就不断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单独设置质控科,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各科室、各部门和各个岗位制订了工作制度、工作手册和操作规程等文件,建立起了一个制度化、文件化管理体系,实现从采血、制备、储存、检验、运输、临床输血全过程监控。
  2002年,安阳市中心血站顺利通过了中国方圆认证中心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该站的质量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6年,卫生部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全面加强和规范血站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体系。安阳市中心血站紧抓契机、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他们针对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补充和完善了体系文件,规范了采供血工作,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定期组织内部评审,迎接外部审核,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时改进,促进了体系的良性运转;又加强了日常监督考核,规范了日常工作行为;投资近400余万元购置了低温操作台、生物安全柜、大型离心机、送血冷藏箱、三洋储血冰箱、试剂冰箱、速冻机、血细胞计数仪、生化分析仪、消毒设备、热合机、低温冰箱、超低温冰箱、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同时,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设立了设备科,明确专人负责管理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及时对设备保养、维修,并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强检。
  科学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了血液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顺利实施。16年来,安阳市中心血站未出现一次质量问题,无一例输血纠纷发生。这是该血站始终严把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必然结果,也是安阳血站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表明他们一定能严把血液质量关,真正做到让用血者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创新服务
沁人心脾

  早在2002年,安阳市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就以滑县电业局退休职工张善养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队为代表,但是一直处于单兵作战状态,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有效地组织。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根据一批热心志愿者的建议,安阳市中心血站开始运作成立安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
  2009年9月12日上午,由安阳市中心血站直接指导和管理的非注册法人的公益性人道主义志愿工作组织——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当天下午,刚刚接受完培训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胡冰雯便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街头的流动采血车上。她和蔼可亲的笑容,娓娓道来的讲解,一下子就打消了献血者的顾虑。一位献血者说,“看见她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戴着小红帽,我就对她特别信任。听了她的现场解说,我马上就下定决心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了”。
  国庆期间,安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一行14人随采血车到内黄县进行无偿献血宣传,这也是安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组织的首次集体宣传活动。献血者们全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戴着小红帽,配上红顶的帐篷,鲜红的队旗,很是醒目,吸引了路人的注目,一上午就有130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这只是安阳市中心血站创新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献血者是以一颗奉献之心前来献血的,我们血站员工要以一颗感恩之心不断创新服务、努力做好献血服务工作。”谈起献血服务,张太江饱含深情地说。
  为给广大献血者和用血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安阳市中心血站不断转变观念,更新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收到了良好效果。他们利用短信系统对献血者献血后7天内反馈结果,不能发短信者以电话和信件形式反馈结果,对3年内的献血者送去生日祝福,对首次献血者进行短信回访,对间隔够半年的献血者进行温馨提醒等;他们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如召开用血单位座谈会,通过信件、电话及采血现场填表的方式,每季度征求献血者和用血者的意见和建议,献血者满意度和用血者满意度均达98%以上;加大流动采血下县出车次数,方便县乡献血者献血的同时建立了市、县两级固定采血点,为献血者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他们还安排专人下县负责血费报销工作,同时对手续齐全者,当场报销,减少了往返次数,极大地方便了报销血费者;对用血单位提供疑难血型交叉配血服务和临床输血技术咨询指导;对联网单位出现的计算机故障提供上门服务,随叫随到,受到了用血单位的一致好评。
  该血站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推动着安阳市无偿献血事业迅猛发展。安阳市自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无偿献血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据统计,2009年安阳市无偿献血44191人次,献全血41677人次,单采血小板2524人次2796个治疗量,临床供血总量16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

多维宣传 五彩斑斓

  “安阳市有530多万人口,医疗临床用血每年需要约16吨,虽然我市无偿献血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每年的献血任务依然艰巨。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就显得尤为关键。这就需要进行广泛宣传,多维化宣传,让无偿献血事业更加深入人心。”谈起无偿献血宣传时,张太江这样说。
  说起宣传,安阳市中心血站书记代金平对该站近年来采取的全方位、多维化宣传工作一一介绍。一是利用喜闻乐见方式宣传。血站专门成立了宣传信息科,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宣传工具,负责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成立无偿献血工作宣传队,定期在政府广场、安钢生活区、文化宫广场等繁华地段及县、区进行宣传;举办无偿献血征文比赛和无偿献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对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利用典型事例引导宣传。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每年都有许多感人的事和人。如Rh阴性献血者招募、无偿捐献机采成分血等,每次市中心血站都抓住时机大张旗鼓地宣传,让杰出的人和感人的事见于报纸或电视,以达到教育和宣传的目的,使献血者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以及他们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三是利用特色活动进行宣传。定期召开Rh阴性献血者联谊会,常年给献血者寄送生日贺卡,加深了与献血者的沟通,让献血者感到社会永远感谢他们。四是利用视觉冲击强化宣传。常年在市区繁华地段设立大型宣传灯箱,在闹市区设立宣传牌,在人口集中地段制作公益广告,并制作适应农村宣传的招贴画。五是利用大型活动推进宣传。每年的“6·14”和“10·1”都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版和宣传页,并在市政府广场举办文艺演出、现场知识问答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近年来,安阳市中心血站还不断调整宣传角度,主动适应市民道德水准提高和是非观、荣辱观等意识形态的变化,确立了更加人性化、现实化的宣传思路,在宣传时融进了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大力倡导“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的精神,使群众更感觉亲近,更容易接受。宣传单也改变了单一说教的格式,把无偿献血与“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好人平安”等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人群选择上有意识地向《献血法》规定的年龄段延伸,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把无偿献血融入到市民自主意识中来,并转化为每个人的非功利性、非指令性、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如今,安阳市民自愿无偿献血已蔚然成风,市区的街头、县乡的村镇无偿献血志愿者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面形成了广大市民乐于献血助他人、文明社会尊重关爱献血者的生动局面。
 
和谐文化 姹紫嫣红

  2009年12月22日,恐怕是家住文峰区燕林花园的安阳市中心血站员工许浩的父母最高兴的一天了。
  这一天是许浩的生日,一大早,他的父母就收到了该血站通过邮政速递公司送上的礼物,许浩的母亲逢人就说,“中心血站的领导可真好,想得真周到呀!”
  员工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这是安阳市中心血站关心员工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打造和谐血站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为促进血站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和谐血站文化,安阳市中心血站不断强化了内涵建设和人本理念,做好了“人”的文章。他们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党群组织的职能作用和优势,树立正气,激发锐气,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于内部管理,把血站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并存互补的关系,发挥互补效应。在抓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侧重爱岗敬业,崇尚奉献精神、新型荣辱观、主人翁意识等教育,培育关爱献血者、尊重献血者、方便献血者、平等待人的人文精神,以及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图强求精的团队精神和专业操守的具有血站特色的价值观。
  该血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等创建活动,激发员工关心集体、关心血站的发展,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反馈质量管理、血站服务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地为血站的发展、管理出谋献策,真正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真正体现了血站人的价值观和精神气质。
  该血站还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平安单位等各种活动,召开了血站文化建设动员大会,相继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发展”活动、“创新服务月”活动及以“奉献”为主题的员工素质教育活动,使大家真正树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意识。这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血站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使血站和谐文化呈现一派姹紫嫣红的新景象。
记者手记
让一切不利于安全的因素无处遁形
  16年未出现一次质量问题,无一例输血纠纷发生,连续6次为安阳市捧回“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牌,实验室在河南省采供血系统第一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证,这些都应该是安阳血站人值得引以为豪的荣誉。
  可记者在与站长张太江聊到这些荣誉时,他都有一种“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感觉。他说:“荣誉是过去时,而血液安全却是现在时,也是我们血站人要用一生来追求的事业。”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行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操作失误。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的几分钟。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心理现象:即一个人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的心里就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就在成功近在咫尺时导致失败,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张太江说,“虚假安全”对于血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因为血液安全无小事,哪怕万分之一的失误率,对输了这袋血的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这要求我们在采供血工作中,从接待献血者开始,经过初筛采血、检测、入库、质检、发血,一直到这袋血用到患者身上,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每一刻都不能麻痹大意,一分一秒都不能松懈,真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让一切不利于安全的因素无处遁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