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建好监督机制 偃师严管农民救命钱 |
|
本报讯(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胜昔 柳辰燕)参合率98%,享受补助者445191人,补助金额6475.2万元,累计达到补助封顶线的有18人——这是刚刚过去的2009年间,偃师市新农合工作的一组简单数据。知道内情的人都说,新农合的监督管理从中立下了大功劳。 “新农合资金是农民的救命钱,有钢用到刀刃上,非严格管理不可!”该市卫生局局长郭志超说,作为专项资金的主体监管部门,实际工作中,他们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段监管,确保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事前监督——每月23日对所有新农合监管、经办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政策,解答疑难;组织明察暗访,定期不定期到各医疗机构进行“五查”,强化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建立实时监督机制,23家定点机构全部实现了“住院一日清单”制度,对定点机构严查细审,规范审核过程;对住院患者实施“六个对照”,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事后监督——建立了非自然疾病病人的三级查验机制,即村医初查、卫生院农合办审核、市合管办审查;建立了审核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从制度上减少了漏洞的发生;加强公示情况的督察,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新农合工作的透明度。 郭志超说,目前,他们已确定了新农合监管工作的“两个转变”新思路,即努力实现以事后审核为重点向事前监管为重点的转变,实现以定量审核为主向定性审核为主的转变,继续做好社会调查和病人回访,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打造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