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流行性腮腺炎(上)
消化系统用药的分类及用法
癌症早期发现十征象
领先技术层出不穷 特色专科百花齐放
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话饮食
1
11 1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流行性腮腺炎(上)
      病例
    男性,17岁,中学生,两天来发热、头痛、腮腺肿痛,无恶心、呕吐。
    查体:体温39.5摄氏度,双侧腮腺如鸽蛋大小,触痛阳性。咽红,双侧腮腺导管开口红肿。心肺未见异常,颈软。
    化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
    请分析此病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以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症,伴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酸痛等症状,发热自38~40摄氏度不等,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腮腺肿胀常具有特征性,通常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典型病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局部胀痛,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加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有轻触痛,但多不红。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因潴留而减少。腮腺肿胀大多于l~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l0~14天。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大多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可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差、恶心、呕吐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疼痛,逐日明显,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
    一、腮腺症状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处肿胀,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明显疼痛。
    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3/4。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无脓性分泌物。
    二、颌下腺、舌下腺可同时或单独受累,表现为颌下腺、舌下腺炎
    颌下腺肿大时,下颌部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腺体,有触痛,活动度较小。
    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三、持续时间
    腮腺肿胀大多于l~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
    【并发症】
    一、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
    为儿童腮腺炎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和其他病毒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相同,急性高热伴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或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预后:一般良好,个别重者可致死亡。
    (二)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
    发生时间:偶于腮腺炎后l~3周发生。
    临床表现:肿大的腮腺可能压迫面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等;偶见脑膜脑炎后因导水管狭窄,并发脑积水。
    预后:良好。
    (三)耳聋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单侧,表现为呕吐、旋晕、耳鸣等症状。
    预后:虽然发病率很低,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单侧耳聋。
    二、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多见于青春后期的成人病人,小儿少见。
    (一)睾丸炎
    发生时间:常见于腮腺肿胀后1周左右。
    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多为单侧,重者阴囊皮肤显著水肿,鞘膜腔内有黄色积液,疼痛持续5~8天消退。
    预后:病后约1/3病人睾丸萎缩,但很少引起不育症。
    (二)卵巢炎
    临床表现: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骤起畏寒、发热,有轻微的下腹疼痛或腰骶部疼痛,明显者卵巢可以触及并有触痛,月经周期失调。
    预后:不影响受孕,不影响生育力。
    三、胰腺炎
    儿童少见。发生率在10%左右。
    发生时间: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l周左右。
    临床表现:体温再度升高,呕吐、腹胀、上中腹剧痛和压痛、肌紧张。需做脂肪酶检查,若升高则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胰腺炎症状多在1周消失。
    四、其他
    可并发乳腺炎、心肌炎、心包炎、肾炎、甲状腺炎、关节炎、前列腺炎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有并发症时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二、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大部分病人血清和尿淀粉酶轻中度增高,其增高幅度常和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此项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怀疑并发胰腺炎时除检测淀粉酶外,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三、血清学检查。
    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抗体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抗体可作早期感染的诊断;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
    抗原检查:检测腮腺炎病毒抗原可作早期诊断。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