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雪夜乡医情更暖 |
|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姬留标 雪夜,孟津县常袋卫生院。 卫生院人员本来就少,每到夜班也只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等有限的几个人。今夜值班的医生和护士是姚伟旗和王冰冰。 21时的急促铃声 21时左右,“叮呤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是卫生院吗?赶紧叫医生来我家,我的小闺女抽搐得怕人。”距卫生院不远的杨大叔十万火急。 乡村雪后的路上格外泥泞难行,姚伟旗和王冰冰背上急救箱和氧气袋,急步向求救的杨大叔家赶去,通知救护车随后跟上。 杨大叔家中,其女儿已不能忆起发病时的情景。医护二人一个问病情、查体征,一个测血压、查瞳孔等,患者诉有恶心、头晕,考虑为轻度煤气中毒,给予口服吗丁啉片10毫克,要杨大叔保持室内通风,注意观察,如有不适可随时联系。 就在准备离开时,只见患者身体突然间断抽搐两次后,由面部开始迅速至全身抽搐起来,牙关紧咬,呼吸暂停,口吐黏液,口唇发绀,神智不清,意识丧失。王冰冰迅速给予肌注安定针10毫克,约10分钟左右患者逐渐缓解。姚医生说:“为了安全,还是把孩子转送上级医院诊治吧。” 救护车上折腾了一路,总算把病人送到了到了县公疗医院。帮病人办好住院手续返回乡卫生院时,已经是凌晨1点。 深夜里的一场虚惊 姚伟旗王冰冰拖着疲惫的双腿走进值班室,倒上一杯热茶,还没等喝上一口暖暖身子,突然一人跑到值班室说:“赶快!病房有个病人死了,身上都凉了。” 一听这话,姚伟旗顿感一阵眩晕,头都大了。在对医患纠纷特别敏感的今天,别说乡镇卫生院,就是上级大医院也会感到头痛。姚伟旗跑步赶到病人床前,先用手去摸患者的颈动脉。只听患者说:“你干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好端端的人,咋会说死亡了呢?还说身体都凉了。 原来,此病人是敬老院人员,没有家人看护,由同在敬老院的人员照看。而负责照看的人本身就有点精神不正常,失眠,夜间不睡觉,不知为啥会跑到值班室说了上述的话。他这样一说不当紧,姚伟旗他们吓得更加疲惫,睡意全无,真是一场虚惊! 早上7时,急症男孩会叫爸爸了 凌晨3时,姚伟旗和王冰冰决定泡两袋方便面充饥驱寒。最后一撮方便面含进口中还未咽下,只听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后门诊大厅传来:“快救我的孩子啊!医生——” 病房里,一个3岁半的男孩突然发热,体温超过40.5摄氏度,伴抽搐。姚伟旗王冰冰又投入到对患儿的紧张抢救中……当患儿逐渐醒来会对其父亲叫“爸爸”的时候,已经是早上7点多了。 雪后初晴,太阳升起来了,姚伟旗和他的同事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在新医改政策逐渐实施落实的过程中,姚伟旗和众多乡村医生们一样,他们认准了一个理,为了病人再苦再累也值,因为党和国家正在为他们乡医添衣御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