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临床荟萃
   第4版:名院风采
   第5版:三院特刊
   第6版:医苑风景
   第7版:杏林撷英
   第8版:就医指南
 
第3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营养与临床治疗的有机结合
“T波记忆” 酷似心肌缺血
电针治疗脑瘫患儿足内翻
冬季如何防治骨关节炎
气温骤降 甲流疫情未消
1
11 1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T波记忆” 酷似心肌缺血
    患者,男性,70岁,因胸闷心悸半天就诊,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门诊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快室率(心室率170~180次/分),发作持续时间约12小时。入院后再次发生心悸,急诊心电图提示:T波正常直立,ST段正常,心房颤动终止后T波倒置并逐渐加深。急查血清肌钙蛋白为0.19纳克/毫升(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0.04纳克/毫升)。第二天再次复查血清肌钙蛋白,结果正常。科室讨论考虑:阵发性心房颤动,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能。病情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心脏超声示各房室大小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正常。于1周后复查心电图提示T波恢复正常。仔细分析上述检查、检验结果,引起此次T波变化,重点考虑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引起的T波改变,符合1982年罗森鲍姆提出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并非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在心电图中T波改变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临床医师和心电图工作者最为困惑的问题。传统观念认为T波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近年来又提出第三类——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也称“T波记忆”,常在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发作过后,出现与原有异常除极的QRS波群方向相同的T波改变,常见T波倒置,类似心肌缺血。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是指心脏为了适应异常的心室内激动顺序,通过电张调整机制使T波与QRS波群主波同向,具有电张调整作用、心脏记忆现象和累积作用等特征。“记忆”是指电张调整的结果,能保持到原来心室激动顺序不复存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累积”是指某种心室激动顺序要反复进行一定次数(时间)后,T波方向才被调整。由于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引起的继发性T波改变掩盖了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当心室除极顺序恢复,继发性T波改变消失时,原来被掩盖的电张调整性T波即显现出来,并延续一段时间(记忆)。恢复正常传导顺序后,心脏进行着新的电张调整,T波又逐渐恢复正常。由于除极顺序在电张力上调整了复极顺序,故称之为电张调整性T波,而不是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是心肌正常的电生理特性,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了解其特征有助于与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及肺栓塞等所致的T波改变相鉴别,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诊断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当然必须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原发性T波改变。有学者提出以下四点可帮助诊断:一、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右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后的电张调整性T波不受此限制,但要求起搏前的T波正常)。二、T波改变的极性与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的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三、T波改变时无ST段移位。四、T波改变未经任何处理可自行恢复。            (裘存新)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