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李国贞:无悔的选择 |  
                                              |  |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张峻鸿 玉 明 瘦小的身材,普通衣着,不多的言语,这是李国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在诊室中,记者不敢相信他是一名医生。用他自己的话讲:“我是医生,更是农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一带有名的乡医。在方圆十里八村中,你随便找个村民问一下,没有不知道李国贞的。
 多年的行医生涯,为李国贞赢得了好名声,这好名声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医技高超,更缘于他有良好的医德。
 “花钱少又治病才是硬道理”
 “我是乡医,我的患者都是农民。一定得让他们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李国贞这样说。
 李国贞的病人很多,平均日接诊人数近200人。这其中大多是农民,李国贞靠着技术精湛,先后根治很多疑难病人。
 家住郭村镇的王小娟,18岁时左小腿突然疼痛难忍,先后在河北、河南几家大医院就医,均被告知需要截肢。痛苦像阴云般笼罩着小娟一家。对18岁的小娟来说,截肢就意味着终生残疾,今后的人生路该如何走下去?小娟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绝望之中。当有人向他们介绍李国贞时,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李国贞。李国贞经过详细问诊和相关检查,对小娟说,不截肢,可以治愈。就这样王小娟在李国贞诊所住了月余。一个多月后,靠着李国贞精湛的技术,小娟康复了。
 患者马向阳患有头痛病,经李国贞治疗痊愈。他感慨不已,见人就说,没想到乡医也有绝技。同镇的一位骨折患者,因没钱治病而放弃治疗。李国贞就背着药箱,登门免费为他治病。经过李国贞3个多月的努力,这位患者终于痊愈。
 苦心钻研,成为一方名医
 1985年,李国贞从部队转业。他利用在部队学习的医学知识为百姓服务,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他精读了《本草纲目》《X线诊断学》等大量医学书籍,订阅了医药类报刊杂志10余种,先后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封医专附属医院、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通过参加自学考试获得了临床医学专业大专学历。
 “天道酬勤”,他终于如愿成了一名医生。但他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一有空就翻阅在医院学习时记录的10多万字笔记,反复播放课堂的录音。自1988年从医以来,他以热忱的服务、尽心的治疗、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与土地为伴是无悔的选择
 “我既然选择了与土地为伴,那么我愿意在农村当一辈子医生,为农民服务。”李国贞说。
 “病人找到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李国贞这样告诉记者。
 李国贞为百姓服务的同时,还不忘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活动中。他先后为村民王贤德、洪田等人免除医疗费3700多元,捐款8000多元;为镇教学楼捐资1万元,为三江水灾捐资2000元;并坚持常年为镇敬老院老人、县区级以上模范教师免费治病;每年为人民教师免费体检身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