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起山阳 幸福满怀川——焦作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侧记
□王正勋 侯林峰 王全喜 文/图
编者按:焦作地处太行之南、黄河之北,地势坦荡,一马平川,古有山阳之称,后有怀川之谓。因独特的地势,中草药资源丰富,名闻遐迩的“四大怀药”原产地便在这里。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问诊。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焦作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寿命从解放初期的40岁,增长到现在的76岁。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焦作市的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和显著成就。2018年河南省深化医改和健康扶贫工作现场会在焦作召开,焦作市“两延伸、三提升、一集中、三聚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推广……
点滴积累 逐渐腾飞
“现在保健院的条件真不赖,病房干净漂亮,比我生‘老大’时条件好多啦!”7月15日,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里,刚刚生下二胎的李女士高兴地说,“这些年我能看到、感受到医疗条件的改善,十几年前我大姐生孩子时去的是乡镇卫生院,那个时候能去卫生院生孩子已经是不错的条件了。前几年我生一胎时,普遍有了孕检,可以选择更加专业的医院;现在生二胎更能感受到政策变化和时代发展,整个孕期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询问、关心,生的时候医院的环境也更加舒心。”
谈起住院条件的改善,同病房的人都有话说。几位老年人说自己现在有签约的家庭医生,签约医生经常上门服务,平常有问题还可以随时咨询,每年还有免费的体检;年轻的丈夫说的是现在报销方便了,出院直接结算,异地也能报销;几位产妇则感觉现在医疗服务更加贴心,更加人性化。
人民的切身感受是我们事业发展好坏的评判标准。一间小小病房里的闲谈,见证了焦作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从之前的一根扁担、两个药箱开始,到如今各级医院蓬勃发展,焦作市卫生健康事业从弱到强,点滴积累,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项目建设日益壮大。2018年焦作市8个设有县级医院的县(市、区)全部争取到中央投资建设项目,8家县级医院床位由2478张增至4475张,增长80.6%。2019年焦作市中央投资项目4个,中央资金1.07亿元已拨付到位。到2018年年底,焦作市190个贫困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并投入使用。
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到2018年年底,焦作市4个学科被评为新周期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2个学科被确定为新周期市级重点学科,55个学科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培育学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人心。2018年8月、11月,焦作市对3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达到71.19%,通过入户和门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比例达到84.18%,满意度达到72.32%。
“互联网+医疗健康”飞速发展。2019年焦作市引入社会资本9000万元、省级投入500余万元、市级投入250万元,建设了市级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区域协作平台,全市远程医疗已经联通全市80%的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基本组成全市远程医疗区域协作专网。
贫困帮扶坚实有力。2017年7月~2018年年底,焦作市医保托底救助贫困群众累计10830人,医疗总费用6014.45万元,报销率达92.6%,人均报销5144.44元,人均负担费用409.07元。自实施“两定制兜底线”以来,全市因病致贫人数由2017年的2.69万人降至目前的9281人,降幅为65.5%。
攻坚克难 改革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卫生健康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焦作市“敢于啃硬骨头”,一直是医改的“先锋”。近年来,焦作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全省唯一市域综合医改试点市,下辖6个县(市)全部被确定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焦作市卫生健康事业迎难而上,勇于探索,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按照‘两延伸、三提升、一集中、三聚焦’的改革路径,统筹推进‘四医联动’,着力破解小病大医、因病致贫、药价虚高、动力不足、联而不动‘五大’难题,努力实现‘群众享实惠、医保可持续、医院能发展、医生受鼓舞、党委政府得民心’的改革总目标。”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杨吉喜说。
为了破解小病大医难题,焦作市按照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优质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的“两延伸”改革路径,深入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工程。对12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86家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15分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二是实施医联体建设工程。由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牵头组建了15个医联体,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引向基层。三是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程。全面推行“3+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1名全科医生、1名公卫医生、1名护士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派1名医师帮带),为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服务。目前,焦作市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505个,截至2018年年底签约237.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7%,老弱、慢性病等特殊人群签约率达8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签约率达100%。
为了管好用好群众的“救命钱”,焦作市按照提升保障水平、提升扶贫精度、提升监管能力“三提升”的改革路径,重点在构建多重保障体系、深化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探索创新。一是提升保障水平。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困难群众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用医保按比例报销上不封顶,将城镇职工、居民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扩大为24种。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域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转诊报销“一次办妥”。二是提升扶贫精度。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三重医保”和民政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医疗保险托底救助“三重救助”的“3+3”医疗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健康扶贫,推行“优诊证”制度,实施“两化七免一促进”“两定制兜底线”等举措,形成健康扶贫“政策链”。三是提升监管能力。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确定按病种付费病种329种,其中包括44种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疾病;对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24种门诊重症慢性病患者,按照人均每年2800元的标准打包付费。
为了破解药价虚高难题,焦作市紧紧抓住药品招标这一关键环节,按照集中招标采购“一集中”的改革路径,在全省率先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改革。由政府主导,市、县、乡141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联盟,作为采购主体,通过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招标,在省级平台联动采购,每个采购周期为一年。按照“一品三剂两规”要求形成药品采购目录,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中标价格不得高于市场零售价。
为了破解公立医院参与改革动力不足难题,焦作市按照管理向现代化聚焦、运行向科学化聚焦、发展向信息化聚焦的“三聚焦”改革路径,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成立焦作市城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以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为切入点,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2018年8月,焦作市在全省率先迈出公立医院党委负责的步伐,焦作市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党委(院级党组织)是医院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医院工作,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为了破解联而不动难题,焦作市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对医改的集中统一领导,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使“四医”真正联动起来。焦作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保持“四医”联动改革的前瞻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卫生健康、人社、财政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综合医改政策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严格落实医保、基本公卫等配套经费。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28.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12%,财政医改资金投入年均增长14.7%。
展现新作为 开创新局面
“我做CT时候,心就放下了,我知道这次我能活下来了……”回忆起前些天的惊险经历,焦作市的宁先生一脸后怕。7月16日,宁先生早上准备上班时突然头晕,一侧肢体没有知觉,在家人帮助下,紧急赶到焦作市人民医院,在医院门口就遇到了志愿者,志愿者迅速判断了宁先生的情况。通过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宁先生来到医院不到10分钟就做了CT检查,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了溶栓治疗,如今宁先生恢复得非常好。
“如果没有志愿者的果断处置,没有医院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我可能恢复不成现在这个样子。”宁先生说。
宁先生的病情快速处置,背后是焦作市人民医院重视优质服务和卒中中心建设的具体体现。2019年,焦作市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实施能力提升工程。以创建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实施医疗能力建设提升工程。焦作市确定建设6个区域医疗中心:以焦作市人民医院为主体单位的“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主体单位的“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以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主体单位的“脑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以焦作市中医院为主体单位的“中医脑病区域医疗中心”、以焦煤中央医院为主体单位的“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以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单位的“辅助生殖区域医疗中心”。各建设主体单位分别成立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建设规划方案,制订了人员引进、设备提升、学科建设等计划,进一步提升焦作市的医疗服务能力。
自2018年至今,焦作市还加强医养体系建设。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失能贫困群众、失智重度残疾人医养问题,在沁阳市、武陟县试点建设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医养体系,满足特殊群体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康养需求。2019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联动,试点推进,沁阳市建成医养中心10家、入住127人,武陟县建成医养中心5家、入住165人,实现了“医”和“养”的无缝对接,解放了劳动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组的政治功能;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锻造队伍战斗力;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创新形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把党组织的统领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杨吉喜说:“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迎难而上,改革创新,团结拼搏,务实重干,全面推进健康焦作建设,努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985年焦作市人民医院门诊楼
现代化的焦作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