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情绪障碍
教师心得:自己想办法
作者:医药卫生网
更多
    最近,发现班级里涌现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书架上的书一本又一本的被撕的支离破碎,面儿、底儿都不见了,还有很多单页找不到是哪本图书里的了;玩具柜里的建构玩具经常散落的像“仙女散花”一般,而且,还杂七杂八的混在了一起;有的玩具索性被孩子们玩完后丢弃在地上;用的蜡笔和水彩笔经常是少了这支,丢了那支,放彩笔的柜子里层出不穷的塞满了彩笔盒,地上的笔帽,图画纸也没有引起孩子们的留意。教师最初的办法是对幼儿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说教,但后果并不很空想。依据这一情形,我转变了我的教导行动对幼儿进行引诱。
  于是,我也不添图书,也不补图书,散落的玩具,也仍然让它乱在那,蜡笔和图画纸,也是这样。准备在区域运动时开始视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区域运动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没一会儿,孩子一个个跑过来反应情形了:“老师,书都破了,怎么看啊?”,“老师,我想玩那种玩具,可怎么也找不到,怎么办?”,“老师,我的水彩笔都干了……”,“老师,我的蜡笔少了好多,我怎么画呀?”我听后,“哦”了一声,仍没做什么。
  区域运动后,我和孩子们聊了起来:“今天有很多小朋友找不到玩具宝宝了,你们知道这些玩具宝宝到哪里往了?”班里一下安静下来,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在想我提出的这个题目,也都想知道玩具宝宝到哪里往了,孩子们的回答是:“不知道。”捉住这个机遇我说:“玩具宝宝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们躲起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像是找到了答案纷纭说:“是小朋友把书撕坏了,玩具没有收回往……”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听到很多孩子在窃窃私语了:我们要好好看书,不撕书了;玩具不能乱扔;彩笔用完要盖盖子……”
  孩子们在讨论中开始了反思,于是我就针对他们的反思,开了个讨论会,在会上,每个小朋友都反思了自己过往的“不良行动”,也说出以后的“努力方向”。为此,在我们的自主性体验运动上,还让孩子们针对以上情形进行了练习,后果十分好,孩子们也都表示出了加倍的爱护。
  点评:
  教师在幼儿良好行动习惯培育进程中,不是仅靠采用简单说教就可以达到目标的,需要教师耐心肠引诱和期待。在这个进程中,孩子也许会涌现这样那样的过错,只要我们能够给孩子机遇,不损害他们的幼小心灵,他们是会纠正自己弱点的。同时,教师还应适时的给予一些压力,给予他们自己思想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往往自己会找出过失的根源,并纠正过失,使自己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