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证验案举隅: 胸闷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固始县陈淋镇豫安医院 张世友 31岁的女患者徐某素体颇丰,于1997年9月偶患感冒,寒热往来。在某院治愈后,渐觉胸闷,日轻夜重,历时4个月,历经数家医院诊治,诸药杂投,疗效不显。于1998年1月26日经人介绍,遂延余诊治。 患者精神委靡,饮食尚可,二便自调,脉象短涩,舌苔正常,心肺未闻及杂音。检视其心电图、X线报告单均未发现异常。自诉:胸闷不舒,夜间尤甚,如仰面正睡,如负重物,非侧卧不能入寐。此为气机郁结,瘀血内停所致。治宜行气、活血祛瘀,遂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12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8克、赤芍药10克、柴胡5克、桔梗7克、川芎9克、牛膝10克、丹参30克、檀香10克、薤白10克、甘草6克。上药3剂,嘱其用瓦罐水煎温服,每天1剂。3剂药后,胸闷大减,夜可安睡。药中肯綮,效不更方,原方又服3剂,病遂告愈。 按:本例患者舌苔正常,症状怪异。余诊后,一时踌躇难决,苦无良方。因忆《医林改错》云:“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又云:“唯血府血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忽悟其胸不任物、夜寐不安等皆系“胸中血府血瘀”所致,先贤王清任立血府逐瘀汤最为合拍。故用其方更加薤白、檀香通阳散结,理气调中;再加大量丹参,除增强其活血化瘀之功外,且又可养血安神。诸药合用,使结散瘀去,气血调和,以收全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