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稳妥推进新农合工作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本报讯 (记者 李 季)明年,开封市卫生局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动新农合工作健康、有序、平稳发展,努力为增进农民健康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据介绍,开封市将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受益面。2010年起,新农合统筹补偿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适当扩大对慢性病等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医药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进行补偿的病种范围,尤其是提高恶性肿瘤放化疗、肾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特殊病种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在平产限价内的全免费。因错过缴费时限而未参合的计划内出生婴儿,与参合母亲一起享受新农合报销待遇。 2010年起,该市将逐步取消门诊家庭账户,向门诊统筹过渡,在兰考县、尉氏县开展试点工作。年度安排的门诊统筹基金占当年筹集新农合基金总额的25%,以县为单位统筹管理,用于参合农民在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费用的补偿,单次门诊费用补偿比例达到30%~40%。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的原则,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算、包干使用、超支不补”、对病人实行“按比例补偿,单日或年度封顶”,加强门诊统筹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开封市卫生局还将探索建立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的统一服务平台,使贫困参合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有条件的县区实现两项制度的信息共享,积极推行贫困农民就医后在定点医疗机构当场结算新农合补偿金和医疗救助补助金的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方便贫困农民。 此外,开封市卫生局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落实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定期督导制度、暗访抽查制度和医药费用警告与通报制度。注重发挥协议管理在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准入、退出机制,通过定点服务协议实行动态管理。
|